如何了解头晕是否源于耳水不平衡?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整天头晕,难以集中精神,甚至影响工作及生活⋯⋯临床上留意到不少病人反映上述的头晕情况。除了内科问题及中枢神经问题容易致晕,头晕与我们的耳朵运作亦有莫大关系,其中一样是大家常说常听的“耳水不平衡”。下文介绍头晕成因,以及如何诊断是否与耳水不平衡有关。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耳鼻喉科专科医生黄翠欣

医善同行医学顾问、耳鼻喉科专科医生黄翠欣

头晕是都市人常见的症状。其实“晕”可以分为两大类。头晕(dizziness)的感觉是恍如失去平衡,快要跌倒的感觉。其次是眩晕(Vertigo),指病人在静止环境下,仍会自觉身体或是眼前景象正在“氹氹转”,天旋地转且难以企稳。

要诊断头晕,我们必先要理解致晕原因,试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内科问题,包括血压/血糖出现过低/过高、贫血、心律不正及心脏病等,均有机会令患者致晕。

第二类是中枢神经问题,例如中风、后脑颈动脉撕裂或脑肿瘤等等。病人通常伴随难以吞咽、口齿不清、面部麻痺等症状。若持续出现上述情况,病人须尽快求医,避免病情恶化,危及生命。

第三类是周边性晕眩,特别与“内耳”系统失调有关,属耳鼻喉科病患的常见问题。耳朵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份。传递声音过程一般由外耳至中耳,再到内耳。当中,内耳的前庭系统主要负责我们的平衡感及空间定位感知,让我们察觉速度和位置上的变化,协助保持平衡及协调运动,可说是掌管我们“平衡感”的关键。

除了内科问题及中枢神经问题容易致晕,头晕与我们的耳朵运作亦有莫大关系,其中一样是大家常说常听的“耳水不平衡”。(Getty Images/视觉中国)

内耳前庭系统由三个半规管及两个耳石器官组成,分别是椭圆囊(utricle)及球状囊(saccule)。半规管主要是感知旋转动作,椭圆囊与水平直线加速度有关,球状囊则与垂直加速度有关。

周边性晕眩主要影响前庭系统,可以细分为耳水不平衡、耳石移位症、前庭神经线发炎、内耳炎和良性听觉神经瘤等病症。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耳水不平衡”,学名为美尼尔氏症。

不少病人持续头晕,第一时间会怀疑是耳水不平衡。其实可有其他可能性,病者可注意自己是否反复出现头晕以外的三大病征,包括耳鸣、耳塞及听力下降(特别是低频听力)。以上病征一般维持20分钟至一日,当病征消失之后相隔一段时间又可以复发。若病人反复出现以上病征,医生透过临床诊断及听力测验,排除其他病症的可能性后,便可确诊耳水不平衡。有需要时加上耳蜗电生理检查(Electrocochleography)进一步确认诊断结果。

引致头晕的多种原因,晕眩感觉更是与耳朵息息相关,建议若病人持续头晕就应尽快求医,及早揪出致晕原因。(iStock)

至于耳石移位症,是指前庭系统的耳石掉落在异常位置,刺激细胞过度摆动,令病人产生持续约一分钟的眩晕。若特别在躺下、起床或摇头时,突然感到短暂性的天旋地转,但同时没有耳鸣、耳塞等感觉及听力障碍,较大可能是患上此症。治疗耳石移位症毋须落药,患者透过耳石复位运动,藉轻轻摇晃患者的头部,将耳石推回原来位置,便可解决晕眩问题。

另外,前庭神经线发炎就多由感冒菌入耳引致。严重感冒的病人,其前庭神经容易受病毒影响而发炎,继而产生眩晕。曾有不少病人在感冒康复后,仍出现持续数星期的头晕情况。

再者是“迷路炎”,即由于耳蜗与前庭系统受到感染而造成发炎。可能会有晕眩或听力下降的状况发生。最后是良性听觉神经瘤,若有病人出现单边耳朵听力下降,医生通常会安排磁力共振,检查是否出现神经瘤,再作适切治疗。

总括而言,以上可见引致头晕的多种原因,晕眩感觉更是与耳朵息息相关,建议若病人持续头晕就应尽快求医,及早揪出致晕原因,方能对症下药。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