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水域中华白海豚18年间跌8成 海豚数量无恢复迹象
渔农自然护理署今日(12日)发表的“2021-22年海洋哺乳类动物监察报告”,当中提及过去12个月研究员共进行了165次样条线船上调查,并在船上及直升机上共观察到158群中华白海豚(总数达554只)及73群江豚(总数达158只)。另外,报告又提到本港水域中华白海豚的数字在过去18年间下跌接近8成,本地海豚数量并无任何恢复迹象。
观察到554只中华白海豚及158只江豚
“2021-22年海洋哺乳类动物监察报告”在中提到,12个月期间研究员共进行了165次样条线船上调查,在全港十个调查区航行了6,566.1公里,并在船上及直升机上共观察到158群中华白海豚(总数达554只)及73群江豚(总数达158只)。
在2021-22年间,中华白海豚经常在西大屿山水域及分流半岛一带出没,却较少在西南大屿山的北部出没,在北大屿山更亦有西端的水域有零星出没纪录。另一方面,江豚的目击记录主要集中于索罟群岛以东及以南的水域。
集中出现西大屿山近岸及南大屿山西端水域
报告指2021年中,中华白海豚的栖身地主要集中在西大屿山近岸及南大屿山西端的水域。过去十年,海豚在北大屿山水域的出现率大幅下降,并在近年只集中出没于此水域的西端,而且因为大型填海及近岸发展工程相继推行,出现率并未有任何回复的迹象。
在过去十年间,海豚在大小磨刀海岸公园、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内的出现率均大幅减少,趋势亦与同期进行的被动水底声音监察研究结果吻合;而大屿山西南海岸公园在过去十年仍录得稳定而持续高企的海豚使用量。
在2021年,中华白海豚在大屿山西南、西、西北及东北四个调查区域的整体数目估计为40只,在过去廿年,大屿山东北、西北及西面的调查区域的海豚数量均各自录得明显下降趋,而四个调查区域合共的整体海豚数目在过去十年亦录得明显下降趋势。
石鼓洲填海 江豚近数明显减少
江豚江豚在2021年录得最高出现率的栖身地均位处于索罟群岛以东及以西的水域。江豚于不同时间在石鼓洲及索罟群岛之间外海水域、以及在长洲以南水域的栖身地使用出现改变。在2015-17年间,于石鼓洲及索罟群岛之间水域曾录得持续高企的江豚出未率量,但随后却在2018-21年间明显减少,此下降趋势尤其在毗邻“综合废物管理设施”填海工程的石鼓洲水域更为明显。
海岸公园内海豚栖息地急速显著恶化
报告又显示,位处北大屿山两个海岸公园内海豚栖息地的质素,在近岸发展项目推行后急速及显著地恶化;而位处大屿山西南海岸公园内的栖身地质素,在大桥兴建前后并没有太大分别。反之,在南大屿海岸公园内的海洋哺乳类动物栖息地,其重要性于近年正在提升,证明有必要尽快设立此海岸公园,以保护在香港西部水域仅存的海洋哺乳类动物生境。
11只海豚2021年间不见所踪
于2021至22监察年度期间,研究员辨认出106只个别海豚、共370次的目击纪录,其中四分之三均出现在大屿山西面水域。2021年内共有七只新的个别海豚被加入相片辨认名录,而在过去一些经常出没于香港水域的海豚个体,共有11只于2021年间不见所踪。于大屿山西北面及西面调查区之间、与大屿山西面及西南面调查区之间移动的个别海豚,两者的数量均于近数年持续下降。
WWF促尽快设立海豚保育管理区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表示,他们的声纳及目视调查数据亦与监察结果相若,显示大屿山西面及南面的生态重要性以及保育该处水域的迫切性,建议政府尽快设立海豚保育管理区,扩大大屿山西南海岸公园的范围,以保护大澳和箩箕湾水域,以及西南大屿天然绵长的海岸线;亦建议政府设立缓冲区,连接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大屿山西南海岸公园、南大屿海岸公园以及索罟群岛及长洲附近水域,维持鲸豚生境的完整性和连接性。
基金会又提到,他们发现停航后南大屿水域航道附近的中华白海豚,觅食、社交等行为更加活跃,并观察到白海豚在航道附近的游荡、休息行为,这些行为模式在近5年都没有过任何记录,这些数据再次证明停航对于白海豚在南大屿海域的活跃度有直接影响。
鲸豚保育项目经理吴嘉怡促请政府立即与业界合作,并咨询包括海事专家、生态学者、保育团体在内的相关持分者,在高速船复航前,制定并落实减缓海上交通影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