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康巴士供不应求 运输署称无障碍运输仅属“理念” 申诉署狠批

撰文: 陈宇轩
出版:更新:

截止2013年,全港有逾32万名身体活动能力受限制人士。申诉专员公署调查发现,政府提供的“特别交通服务”如复康巴士等,服务严重供不应求,平均每年万宗电召不获安排,部份人士无奈光顾无牌复康车辆。
公署批评政府未有认真评估特别交通服务的需求,亦对管制无牌复康车辆力度不足,又点名批评劳福局及运输署淡化“无障碍运输”政策,运输署更推说只是“理念”,犹如“路上零意外”般流于口号,增加供应量仍然有人须轮候,公署认为此等思维必须改变。

申诉专员刘燕卿批评狠批运输署思维不积极。(江智骞摄)

一名患有严重小儿麻痺症男士倚赖电动轮椅代步,多年前乘复康巴士的固定路线上下班,惟每次上班要提早两个多小时等车,下班亦因迁就乘车时间,电召复康巴士到医院覆诊须提早3个月预约,即使提早预约亦未必一定成功,迫使需改期覆诊。

这名男士苦况只是冰山一角,申诉专员公署调查发现,政府资助复康会营运156辆复康巴士,但2011至2015年期间,平均每年有超过10万宗申请,逾半数是为了接受治疗而申请,但每年未获安排服务宗数平均亦达万宗,严重供不应求,同时轮候时间过长,2015年有3万宗索性退出个案,亦衍生无牌复康车辆市场,安全问题成疑,有须要人士无可奈何仍要使用,情况令公署“遗憾”。

工党议员张超雄认为复康巴士供不应求问题已是经年累月。(江智骞摄)

议员吁为公共交通工具装无障碍设施

工党议员张超雄认为,每年万宗预约未能取得服务证明政策非常失败,当中近半属覆诊个案更令人痛心,部分残疾人士被逼放弃覆诊,或无可奈何下使用无牌复康小巴,而该些无牌小巴或无正规安全带,易生危险。他认为复康巴士不足问题经年累月,运输署有责任为普通公共交通工具(如行经位于山上医院的小巴)安装无障碍设施,相信能抒缓对复康巴士的需求。

运输署反驳:未获服务宗数明显下降

运输署回应称,对申诉署批评“不积极”感到失望,指1989年至2015年期间曾4次聘请顾问公司检讨复康巴士服务,又在申诉署调查前要求复康会试办往返公立医院的共用电召服务,但措施成效需时才能显现。运输署又举例证明过去5年复康巴士服务持续改善,如“电召服务”未获安排服务的宗数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15105宗减少至2016年的7320宗。

劳福局:会认真探讨改善残疾人士服务建议

劳工及福利局回应指,复康巴士营运机构的车队总数已增至156辆,将于2017至18年度拨款予香港复康会再添置8辆新车。劳福局指有密切留意复康巴士服务需求,并按实际需要向香港复康会增拨资源,同时检视及提升复康巴士的服务水平。局方表示会认真探讨改善残疾人士服务的建议,包括评估“特别交通需求”,相信稍后制定的“香港康复计划方案”,会检视“特别交通服务”的长远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