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兵团”工厂式运作 港企建首个黑水虻基地 日均清1吨厨余

撰文: 劳敏仪
出版:更新:

位于上水的虫工场,每日上演著如电影《尸杀列车》的场面,一丢入面包,黑水虻的幼虫一拥而上,完整餐点一会儿变得面目全非,最后消失于虫堆中。
黑水虻是厨余界清道夫,每日24小时密密吃,也不挑吃,有公司“聘请”牠们当全职员工,酬劳是源源不绝的餐后厨余、果渣、豆渣等,建成本港首个黑水虻量产养殖场,预计每日可处理至少1公吨厨余,待运作顺畅后,料可提升至3公吨。

▼本港首个黑水虻量产养殖场▼

+9

“川上生物科技”占地约1.5万平方呎的黑水虻养殖场,在今年4月起,试行回收餐厅厨余、过期食品及面粉、新鲜果渣、豆渣及面包皮,交予幕后成千上万的“员工”黑水虻,每天在密闭的温室内,每周工作7天,职责是默默进食,预计最快本月中正式投产。

黑水虻(学名:亮班扁角水虻)是一种杂食性昆虫,生命周期只有28天,如发丝般粗的虫卵,经3至5天孵化成白色幼虫后,无论是厨余或禽畜粪便,均来者不拒,最爱腐烂食物,也可消化骨头。

由于黑水虻幼虫蛋白质含量丰富,可直接或烘干作饲料,排泄物又可作为种菜的肥料 。当牠由白变黑,意味即将羽化,破蛹而出后,成虫不会进食,在数天内交配及产卵后便死去,一次可产近千粒虫卵,遗下含丰富甲壳素的虫壳同样可作肥料。

【延伸阅读】环保园旧厨余厂地再招标 环保署拟引入食碎屑动物试验处理鸡粪

▼黑水虻的成长周期▼

+4

黑水虻成食物焚化炉

看准黑水虻的自然习性,“川上生物科技”2018年申请回收基金,加强收集及以黑水虻处理厨余,并购置设备将厨余处理过程自动化,获批217万元建成全港首个量产黑水虻养殖场。

公司董事陈嘉铭表示,黑水虻进食速度视乎食物是否容易进食,过去曾尝试从学校收集厨余,当中包含不少骨头,送返工场后把厨余破碎成泥状才喂食。即使是多味精、多酱汁的食物,陈说,牠们的进食速度也没有受影响,“不怕吃厨余,连汁也吃光”,犹如食物焚化炉。

研究员郑梓骏补充指,过去曾因回收的面包又干又硬身,丢入虫堆竟“无虫吼”,其后加入少许水分将面包软化再试,放入虫堆约4小时后,只剩下残骸。支撑虫工场运作的主力是一班黑水虻兵团,郑说,其工作主要在旁观察幼虫消化进度,“太踊跃想走,或因湿度太高;久未移动,或环控有异常,需及时修正”。虫兵团工作前,亦需专人先了解食物来源及成分,才能确保幼虫健康成长,变成商品出售。

研究员郑梓骏表示,主要负责在旁观察幼虫的消化进度,亦需了解食物来源及成分,才确保幼虫健康成长,变成商品出售。(欧嘉乐摄)

每日至少处理1公吨厨余

“川上生物科技”采用直立式养殖,即使黑水虻难以点算“虫数”,也不会因土地问题而生活挤逼。1克虫卵约可孵化2万只黑水虻幼虫,牠们用尽一生可进食5公斤的厨余,食量不容小觑。

回收厨余后,配合全自动化机器破碎及细菌分解,把异味减至最低。陈嘉铭说,“细菌初步将食物分细,变成浆状,令幼虫一啜便吃到,一吃便吸收到,大得快些,生长得好些”,令厨余处理流程顺畅。他预计正式投产后,每天至少处理1公吨厨余,期望日后提升至3公吨。

逾9成幼虫提早“收割”变饲料

由在川上农庄当义工,到把黑水虻变成一门生意,原本在银行主要负责协助上市公司借贷的陈嘉铭,凭著农庄学来的知识,再自行研究科学期刊、上网找资料,伙拍本地投资者兴建养殖场,摸著石头过河。即使有资金、有技术,找场地已成大难题,养殖场去年中才动工,今年终面世。

陈说,黑水虻幼虫蛋白质含量达40%,脂肪含量达30%,计划待幼虫成长到4至5龄时,把其中98%“收割”,用机器烘干后容易保存,气味像虾条,变虫干后成动物饲料出售,相信运作顺畅后可内销,亦可出口,取代传统较贵价的动物饲料。他估计,有首批黑水虻后,可不断繁殖下代,其后支出主要是人力及机器维修成本,日后靠收取厨余处理费、以及黑水虻相关副产品赚取收入。

2019年本港厨余回收率只有3.6%

《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显示,2019年每日弃置堆填区的厨余量达3,353公吨,但回收率只有3.6%。垃圾征费仍未有推行时间表,“川上生物科技”靠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回收厨余,陈嘉铭坦言,目前丢弃厨余没有征费,日后政策上台后,相信增加动力正视弃置量,合作亦有助建立绿色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