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向中学发30万元公社科津贴 可内地考察 禁外购师训或功辅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公民及社会发展科”将于2021/22新学年起取代高中通识科,教育局今日(2日)公布课程指引,透露已向出版社提供指引,讲解公民科课程架构、内容及编写课本准则,预计经评审的中四及中五课本会在明年推出,2022/23学年使用。
教育局另向每间公营中学发放及提供本地高中课程的直资中学,发放一笔过30万元津贴,支援学校在2021/22学年起推行公民科课程。
津贴指引列明不同用于聘请教学或非教学人员,亦不可外判整体规划予其他机构,就连聘请外间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教师培训亦不恰当。
教育局表示,学校毋须申请即可获发相关津贴,可因应校情和发展需要,灵活支援教师用作公民科相关学与教活动,包括发展或采购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应用程式及软件;举办校本学习活动;同时可用于资助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本地或内地举办联校或跨课程活动,又或与本科相关的内地教学交流或考察等。
惟教育局指出,津贴不可用于学校校舍装修或工程费,亦不宜外判或采购外间师训服务;而功辅班等以成绩为本的活动亦非津贴范围之内。
有关津贴最迟须在2024年8月31日使用,可则须交回教育局。所用津贴均须向教育局报告。
已向出版社提供课程架构、内容及编写课本准则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在网志中表示,今日已向学校发出课程指引,教育局正全力开发教学简报、教学参考示例、工作纸及学生网上自学课程等资源,相关材料陆续上载至公民科的网上资源平台供学校使用。
而教育局已向出版社提供指引,讲解公民科课程架构、内容及编写课本准则,预计经评审的中四及中五课本将一并于明年推出,让学校于2022/23学年选用。另外,教育局会积极举办及资助配合公民科课程宗旨的内地考察团供师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