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中学推STEM教育 校长:让名校或基层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
本港近年强调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教育,不过STEM并未纳入正式课程,而是以校本形式推行。有天水围直资中学校长表示,STEM教育可助基层学生认识和融入社会、扩阔眼界,又认为不论名校或基层的学生,均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开习STEM。
今年DSE文凭试刚刚结束,有当年会考仅一科合格过来人、凭著对STEM的兴趣成功升读名校史丹福大学的过来人指,外国名校收生要求中,公开试分数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反而越来越看重学生是否愿意为自己的兴趣做出成绩。
天水围直资中学万钧伯裘书院校长黄颖东表示,学校10多年前已开始推行STEM教育,起步点是“游戏式学习”(game-based learning),因发现学生除了喜欢打机,也可以自己创作电脑游戏,最初只有4、5个学生参与,后来有更多学生加入,学校于是逐渐将这个学习方式加入初中资讯科技课程中,发展至今更加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范畴。
STEM教育助天水围学生扩阔眼界
为何如此强调STEM教育?黄颖东说,学校位于天水围,入读学生并非一班在香港最“privileged(有优势)”的学生,而STEM教育助学生认识和融入社会、扩阔眼界。他又认为,无论是名校或基层的学生,均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开习STEM,相反,传统科目如英文、社会科学,部分学生或会因家庭背景更占优。
黄颖东观察,政府近年投放不少资源,学校可以校本方式推行STEM教育,可达致百花齐放,但矛盾点在于不少学校和老师仍十分看重课程指引及范围,幸好近年本地有不少推动STEM教育的好案例供参考,另外不同学校间亦开始组织学习小组,与其他学校一同推行STEM课程。
疫情助师生同学习
疫情下学校停课多时,教师在追赶课程进度的压力下,是否还有余力准备STEM课程?黄颖东就指,回答这道问题时,要区分课时和学时,现时老师大多在追赶课时,但未必是在学习新事物,而面对新冲击,反而有助老师和学生学习新事物,举例疫情初期,老师和学生学习使用Zoom上课时都感到很高兴,因他们在“一齐试新嘢”。
黄颖东认为,无论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方法是按兴趣实践,而STEM一个重要元素,是可让学生动手做,“这与我读书时、数十年前的工科少少类似”,无奈在香港社会类似科目并不受重视,但发展至今,STEM应作为教育的一个主流项目。
会考仅1科合格 凭对STEM兴趣升读美国名校
ClickVentures创投基金合伙人赵敬贤,就以自己为例子,说明兴趣先行也能成功。赵敬贤笑言自己就是“反面教材”,当年入读工业中学,但多数时间用于发展兴趣——打机,沉迷到机舖打街头霸王,又不时流连高登、黄金;但亦因为感兴趣,他开始到图书馆借书学习编程语言,自己开发游戏。
赵敬贤笑说,正因时间都用于“兴趣”之上,会考成绩自然非常之差,只有一科物理合格,与父母商量后,选择到美国重读两年高中,再入读社区学院,但惊喜发现自己性格更适合当地教育较自由的学制,其后成功升读名校史丹福大学,毕业后加入摩根士丹利,负责研发衍生工具,后来又到矽谷创业,至今拥有7项美国发明专利。
美名校招生 公开试重要性越来越低
他回望由校园到职场,都凭著对STEM的兴趣而前行。对于本港推行STEM教育的环境,他认为,本港教育资源丰富,硬件配套是世界级,但需加以营造发展创新科技的气围,包括定期举办各式创业比赛。
今年文凭试刚刚结束,失意公开试的考生又能否按兴趣寻出路?赵敬贤说,自己作为史丹福大学香港招生委员之一,能看出公开试分数的重要性越来越低,相反,更加看重学生是否有个人才华,是否愿意为自己的兴趣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