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面对失业及就业不足 团体调查发现六成人每日处于焦虑状态
本港第三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经济萧条下令各行各业受挫。有团体以问卷调查访问基层失业及就业不足人士,调查发现,超过六成受访者每日处于焦虑状态,超过五成人出现抑郁状况,更有八成受访者表示受失眠困扰。调查亦发现,六成受访者会因停薪留职的安排及失业问题,处于严重至中等广泛性焦虑的状态,需咨询精神科医生评估。团体期望,政府能尽快提供短期失业援助基金,并斥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帮助基层及失业市民渡过时艰。
工作受疫情影响 受访者忧情况再持续三至六个月
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于7月19至8月6日期间进行问卷调查,以电话、实体问卷及网上问卷形式收集215了份问卷。调查针对失业及就业不足的基层人士,了解他们在疫情下的工作状况及精神健康状况;受访者七成为女性,年龄主要介乎25至44岁,当中四成受访者个人收入低于每月$8,000,其次约两成个人收入介乎10,000元至14,999元之间。
疫情下各行各业受影响,有五成受访者表示因疫症令工作时数减少,更有两成人面对失业问题,当中三成受访者受影响情况长达6个月或以上;不少受访者亦表示对前景不乐观,近四成人表示认为工作受影响的情况会再持续多至少3至6个月。
收入受影响忧难以应付开支 一半受访者焦虑达高水平
因应对前景的担忧,调查发现,受访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超过五成受访者对自我焦虑评分中高达6分及最高的7分。组织干事林俊彤提到,大部分受访者的焦虑感源于担心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开支、交不到租金及担心日后难以找到相同性质的工作;大部的受访者亦提到现时的积蓄仅足够支撑1个月至3个月的开资,难以渡过整个疫情。
调查亦使用焦虑自我评估量表,对广泛性焦虑症的严重度进行评估,当中六成受访者会因停薪留职的安排及失业问题处于严重至中等广泛性焦虑的状态,需咨询精神科医生评估。佐敦西区区议员、精神科护士朱慧芳表示,对状况感担心,不少受访者精神紧张状态高于正常水平,因自第三波疫情,政府实施各项抗疫措施,包括限聚令、暂停晚市堂食等,形成需求不足性失业问题。
忧再现沙士自杀潮 团体望政府尽快提供援助
2003年沙士其间,本港曾现自杀潮,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人文、设计及社会科学学部讲师刘小丽指,担心未来会出现同类型负面情况,她分析指,当时沙士疫情来得令人措手不及,加上政府没有适当政策介入,引致社会现精神健康问题。今次疫情影响时间比沙士长,她认为政府应尽快制订相关政策提供支援,避免同类型事件发生。
团体建议,政府斥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设立部分学历或专门资格要求相对友善的工种,令基层市民可以从中受宪。团体又期望,政府能尽快提供短期失业援助基金,帮助基层及失业市民渡过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