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论坛】陆瀚民:社区对话要贴地 林郑听过《肥妈有话儿》吗?
政府首场“社区对话”即将上映。很多批评是次对话“沦为公关show”﹔特首日前指“双方若有两小时坦诚对话,已算是成功”。老实说,各大报章网上留言早已充斥各方民意﹔或到连侬墙抄写一番,也可明白诉求﹔根本无须以此形式搜集意见。
因此,“社区对话”的真正目标,应是运用这场合,实时向全香港以至全地球人类,直播特首与公众面谈,展现香港特区政府在一场社会大风波之后的气魄和智慧解难。是次重点,就是令市民消气降温,顾存公众感受,展现领袖风范,也就是一场公关show了。公关不是易事,可是连公关show也做不好,那谈何有效管治呢? 如果特首和官员们可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也许距离公关“good show”近一点点。
撰文:前公共事务顾问 陆瀚民
您们是一场咨询会还是一场对话?
公关从正面来说,就是彰显美好一面﹔在危机管理时则戏言“公关只能将一旧屎包装成冇咁臭,而不能改变事情本质”。传统咨询会(town hall meeting)是单向聆听,对话则是你来我往。现在预见的议题离不开“五大诉求、止暴制乱、房屋土地、经济民生、政制改革”﹔当中五大诉求、警方争议更是必答题。既然已知事情本质﹔在双向对话中,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就不应停留在noted with thanks﹔而要准备包含实质转变,讲述将会多做甚么,解释政府难处,体现官员坦诚。
对话从来不限于时间场地。可是,一切的街头肢体冲突,其实也是政府与民间的另类“交流”﹔限制是次参与者携带物品,亦是观感的一部份。再者,政府更必须思考当天的秩序安排﹔万一要防暴开路入场,TG掩护离开,更是失败中的失败。因此,事前的政治联络,必不可少。
您们听过“campaign in poetry, govern in prose”吗?
特首曾表示“以诚恳、谦卑态度聆听市民的意见和诉求”。可是,是次重点不只在聆听,而在传意。微观地看,在整个面谈中,采取甚么精神面貌、如何运用语调、避免甚么字眼,humble pie也必不可少,以达至“诚恳、谦卑态度”。在整个反修例风波中,政府由传媒回答至新闻稿,一向只是机械式的胪例要点、条例程序、执法的合理性等等极度冰冷及技术性的用字﹔又或是不停重复回应口径(lines-to-take)。最突出例子莫过于李家超当日出来解释条例,天天也用上“罪类”这非“常用字”﹔单凭广东话发音亦摸不著头脑﹔对公众来说更是外星语言,无法理解。
Hillary Clinton曾在公开演说说过“campaign in poetry, govern in prose”(前纽约州长Mario Cuomo,1985)。现在的社区对话,就是一场社会复和的campaign了。这就是将一些久经逻辑理性训练的行政官员,转瞬化身为七步成诗(poetry)的政治家﹔脱口说的不是统计分析、行政程序﹔而是用上激励人心、踌躇满志的言语。速成地,可能她的团队可以为她准备一本“金句簿”傍身。其实这方法也常用于不同辩论场合。
您们活在另一平行时空吗?
近来一些高官贤达的言论,反映了他们对运动圈子的无法理解。速成方法就是要恶补对运动圈子的辞汇和轶事。除了是他们的思维模式、诉求关注等事实(hard-fact),更要用软技术(soft-skill)表达对不同圈子的了解。政府对建制的思维会比较熟练。然而,以小见大,在运动圈子中,早已演化出自己的沟通平台(Telegram)、自己的做法共识(四不)﹔当中的讽刺作品更是广泛流传﹕由运动之初的“唔好搞我后面”emoji,到近来的《肥妈有话儿》、“叉鸡饭冻柠茶”短片﹔您们知道是甚么背景吗? 知道背后的深层矛盾吗?
政治事情,政治解决,就要用上政治语言﹔这要依靠良好的传意技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公关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都系𠮶句﹕连公关show都做不好,那谈何有效管治呢?
(文章内容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