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小组倡公私合营订透明机制 本研社:社会倾向收地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今日(24日)向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交初步观察,建议政府在“利用私人的新界农地储备”这个选项,应先尽早建议一套公平、公开及透明的机制,解除公众对公私营合作引起“官商勾结”的疑虑。
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引述小组于信中提到,新机制不会取缔现有法定收地程序,忧虑政府一旦落实公私营合作,会以《收回土地条例》收小业主地,但面积较大、由私人发展商持有的土地,则会以公私合营方式发展,“机制本身设定就系唔公平”。

小组特别提到社会普遍认同新界私人农地的发展潜力有待释放。(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在备受争议的“私用私人的新界农地储备”这个选项,小组特别提到“社会普遍认同发展潜力有待释放”,又指有意见认为要释除公众对官商勾结的疑虑,应设合理机制及订立合适公私营房屋比例。小组亦形容,“有市民”质疑政府不直接引用《收回土地条例》,强制收回土地发展。

陈剑青又指小组建议要落实一套公开机制,惟未有解释为何不能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地,而且信中特别提到要政府须“阐释公私营作作机制不会取缔现行法定收地程序”,意味著有农地会按《条例》收地,部分则以公私合营作发展,“咁系咪小业主就收佢哋地,私人发展商就合作发展?咁本身呢个机制就系唔公平。”

尹兆坚:社会戒心大

立法会议员尹兆坚直言,社会对于公私合营戒心很大,因为过去与发展商合作的公私营例子,均引起社会激烈批评,他认为政府若执意推行公私合营,一定要有绝对透明的机制,而且应该有具体讨论基础,例如详细执行方案、发展商可获得的合理利润及公营房屋比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