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观察报告指基层支持发展郊野公园 环团:自说自话

撰文: 张嘉敏 梁德伦
出版:更新: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今日(24日)向特首林郑月娥递交初步观察,当中提及棕地发展获得市民“普遍支持”,而提及支持填海的意见相对占较大篇幅,并称政府应尽快展开前期工作;至于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小组指获基层团体支持建屋。
有环保团体批评报告自说自话,认为一切只为下月发表的施政报告护航,令为期五个月的咨询期工作形同虚设。有民间团体则忧虑以公私营合作发展棕地,无法惠及基层。

报告中支持填海意见的篇幅较多。(资料图片)

支持填海意见为东大屿都会“开绿灯”

小组自林郑递交的初步观察信件中,提及支持填海意见较反对的篇幅多。小组亦于信中提到,支持填海的市民及团体等,认为可创造大片新土地作合规划,而且毋须收回私人土地及处理安置问题,效益及时间可控性较大,但值得注意是,信中特别提到对填海正面的市民,都表示支时“东大屿都会”,换言之,支持填海的意见几可代表对东大屿大规模填海都会“开绿灯”。

此外,信中亦有提到有专业人士认为现时填海技术“先进”,可减低对环境的影响,但亦特别提及大型填海涉及大量的前期研究及法定程序等,故指出有意见认为政府“应尽快展开前期工作”,碓定个别填海选址的可行性,提醒政府“避免日后的讨论流于空泛。”消息指,报告中提及的“前期工作”,为施政报告中将争取填海拨款埋下的伏笔。

而小组亦只在信中指出,“对填海表示关注的人士”,主要忧虑是选址及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拟议马料水填海的位置由于较接近民居,加上对交通的承载力存疑,故特别提及对该址填海的反对声音较大。

郊野公园留空

至于不少环团都关注的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信中提到“有基层团体”支持发展,翻查资料应是指公屋联会等组织,同时亦列出有市民建议“可加可减”补偿机制,令郊野公园“整体面积”不会减少,平衡发展及保育。不过,小组亦于信中列出反对发展人士的意见,指或担心造成难以逆转的环境破坏,不应随便动用郊野公园土地。

而小组最终亦指这个土地供应选项,应由房协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客观分析,供社会作进一步“理性讨论”,此即代表小组亦认为,现阶段应等候房协就水泉澳及大榄两个边陲地带的生态及技术研究完成后,再作处理。

小组于报告内称发展棕地获市民普遍支持。(资料图片)

棕地发展普遍获得市民及不同界别支持

另外,报告中提及的五个选项,棕地发展为首个提及的土地选项。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于信件中提到,发展更多新界棕地作为短中期及中长期的土地供应选项,形容是“普遍获得市民及不同界别支持”。而这个形容词,是5个列入初步观察的土地选项中,唯一一个是以“普遍支持”形容。

至于政府正研究发展多层大厦将棕地作业纳入,小组在信中亦提到业界关注能否可行,以及是否可负担相应的租金。在信中,小组表明期望政府在多层大厦的研究中,可全面探讨如何在发展棕地与照顾业界发展取得平衡。有消息指,棕地发展将包括棕地、新界新发展区、“乡村式发展”土地,涉及三个短中长期、及概念性土地供应选项,相信为施政报告中将提及的新界新发展区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