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服务不足 学童轮侯逾2年 5万“漏网之鱼”未获介入
特殊学习需要(SEN)学童及精神科服务需求增多,不过,医管局辖下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轮候期长,2017至18年度至少需等侯119星期,由排期评估至接受评估,最长需待逾两年以上,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及张超雄关注事件,并推算目前有介乎5至9万名学童需要相关服务,他们促请政府增拨资源,尽早识别精神受困学童,长远亦需改善轮侯时间。
根据香港精神科医学院数字所示,本港约有5-7%儿童患过度活跃症,另有5-10%学童有精神健康需要。本港目前有87万幼园、小学及中学学童。推算后他们相信有5至9万名适龄学童有精神健康需要。不过,目前医管局接受服务仅得3.39万人,他们认为,多达5万名学童成“漏网之鱼”。
郭家麒指,早前外婆勒毙患过度活跃症孙的惨剧,已揭示SEN学童支援不足问题。他指,医管局下仅得334名精神科医生,而拥有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训练更少于25位,人手不足亦导致就诊时间紧绌,“佢哋大概只得7至10分钟睇1个症”,且流失率高企,他认为港府应加强人手培训,亦可推出公私营合作,将部分轮侯公营服务病人,以医疗券形式分流至私营市场。
本身是医生的郭又指,及早识别SEN学童相当重要,以免错过年幼的黄金治疗期,他以其16岁儿子为例,当年延至7岁始确诊专注力失调,“佢𠮶阵默书成日零分,但其实应该要系幼稚园阶段已经识别到。”他质疑港府将改善儿童及精神科服务优次置于最后,“港府咁多钱拎去派4000蚊,但无钱拎去投放喺经常同必需服务”。
张超雄则建议,港府应对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增拨资源,亦促请尽快落实到校为有需要学童作评估的教育心理学家人手比例时间表,他解释指,港府两年前于《施政报告》提出,会于2016/17学年起推行“优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务”,将到校教育心理学家对学校比例由过往1:7增加至1:4,不过至今仍未见下文,希望可尽快推行,让学童可获课堂及教学调适等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