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超香港.政策分析】港深格局逆转 因为一个理工大学博士?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香港统计处最新数据指出,去年本港生产总值(GDP)为2.66万亿港元。同时间,深圳公布去年GDP为2.24万亿元人民币,以去年底人民币汇率计算,达2.68万亿港元,首次赢香港一个“马鼻”。
固然以人民币汇率折算GDP有一定商榷空间,但无论如何,深圳经济规模在短短40年间追上香港,由落后农村变成现代化大都会,创科领域甚至远远领放,都是不争的事实。
深圳的经济成就,与该市前市长许勤脱不了关系,原来他曾在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博士课程,是一位“港产”的内地政治明星,他任职市长6年多,成功将深圳变成全国创科的枢纽地。而这一切一切,除因他推动的政策有效鼓励创科发展,他成功“氹掂”华为、腾讯等等巨企扎根深圳,更是他的一大“杀食”之处。

落马洲河套区可眺望深圳市(郑子峰摄)

延伸阅读:【深圳超香港】深圳GDP总量首超香港 IT相关行业年收入近2万亿

“深圳质量”政策导向 鼓励创科企业

时间回到2008年。当时许勤由国务院发改委“空降”深圳,就任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其时深圳正面对产业转型的过渡期,过往的经济模式已接近“到顶”,“复制”香港的金融业、地产业等的成功模式已近大限,劳动成本优势消退,再无法撑起当地经济,国际金融危机之下情况更严峻。对此,中央早在2000年代初已锐意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并以深圳为试点,本身具光电工程学术背景、此前一直担任科技领域技术官员的许勤,就成为承担这个重任的要员。

许勤在2010年就任市长后,提出了“深圳质量”构想,要求当地经济由量向质转型,其中创新科技是重点所在。在许勤主导之下,政府为生物、新能源、互联网发展3大新兴科技领域的专项资金,投资至少105亿元人民币,协助他们发展。无人机、生命健康、海洋经济、机械人、可穿戴设备等,都在许勤的鼓励之下快速发展,其中大疆创新(DJI),现时已是国内无人机龙头。

另外,许勤也积极扶持和引入新的初创企业,至少淘汰旧式企业1.7万间。在他任内,市政府设立了重大产业、军民融合、并购、中小微企业发展等系列基金,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许勤亦设立了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210间,为强势的科技产业打好基础。

据统计,华为去年全球出货量居第3位,较2016年增加了9.9%,市占率为10.4%。(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华为:将于一、两年内超越苹果

与巨企关系良好 助创科企业扎根当地

但许勤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在于政策导向,他和科技巨企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更是他推动创科成功的重要因素。2010年2月,许勤亲身前往内地科技巨头腾讯的总部考察,他和马化腾、陈一丹等人交流科技企业的经营心得,又即场听取众人对政府政策配合的建议。当时许勤就表示,互联网产业是国家及深圳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未来会协助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持续建设人才团队。

就在许勤的牵头之下,由2010年第一届开始“中国IT领袖峰会”永久落户深圳,每年所有互联网和创业投资巨头都会云集当地,包括不少港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如腾讯创办人马化腾、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百度创办人李彦宏等等。

这些科技巨企,有不少都落户深圳,例如腾讯、华为、中兴等等,政府又主动鼓励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设立总部大楼,将全国所有科技巨企汇集在深圳之中。到2016年,当时由于地价节节上升,盛传华为、中兴通讯酝酿把总部撤离深圳,但许勤最后成功摆平此事。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命名为雄安新区。(新华社)

延伸阅读:深圳书记许勤上任三个月后调任河北副书记 将助推雄安新区发展

经济政绩出色 获中央器重

结果在许勤的主理之下,扶持华为成了中国手机市场龙头企业,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也愈来愈高,去年第4季达10.4%,成为苹果和三星两大手机巨头的竞敌;而截至去年中,在深圳从事科技创新的企业就有8,000间。许勤接任深圳市长后,当地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到前年已突破1.9万亿元人民币,去年正式超越香港。

许勤这人,政治色彩并不浓厚,是典型的技术官员。由于其经济政绩出众,任内除了2015年底的光明新区塌山泥事故需要公开道歉外,基本上无重大负面新闻,并获得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器重。许勤现时已经被调往河北省出任省长,负责国家重点项目雄安新区的建设,并领导河北省的产业转型。

2017年1月,行政长官梁振英及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许勤在政府总部,见证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代表两地政签署合作备忘录。(江智骞摄)

延伸阅读:【深圳超香港】广州重庆GDP料亦将超越香港 港人均GDP仍占优

香港培育的人才 为何只在内地开花结果?

许勤的成功,一方面证明政府的政策配合对创科发展有多重要,同时间也证明香港绝对有培育管理创科人才的硬件。2001年,当时仍在国务院发改委工作的许勤,带职前赴香港理工大学就读工商管理专业博士,于2004年毕业,将香港的知识带回内地。

多年来深圳亦希望加强和香港合作,希望构建“深港创新圈”,只是多年来都说不上成功,唯独深圳跑出,香港进展有限,未能“拍住上”一同进步。例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最新发表的财政预算案,提出预留500亿元发展创科,其中200亿元将投入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但这个项目由90年代末拖拖拉拉到今时今日,仍待发展,“香港速度”如何追上“深圳速度”殊难乐观。

而且,本地科研和高等教育基础向来不足,不少企业希望向创科发展却一直苦于缺乏本地人才,而政治上,或许因数码港的教训,官员对企业都尽量保持距离,遑论如深圳般积极地提供各式各样的政策配套、特别是土地方面的优惠,以免惹利益输送、明益商界之嫌。发展创科,从来都不单纯是钱的问题,而是整套政策思维的问题,但为何一个港产的内地博士市长可以做得到,香港一众高官却一直交不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