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Tesla设厂拣上海不拣香港 薄熙来从中作梗?

撰文: 凌昕
出版:更新:

《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美国电动车生产商Tesla,已经和上海市政府达成协议,进驻当地自贸区设立车厂。对于这宗消息,其实有没有人想过,为何Tesla选择上海,而不是在香港设厂?
在香港开设汽车生产线,乍听起来好像妙想天开,但十多年前,有内地富豪曾经评估过在河套地区开车厂,若非被指“篡党夺权”的薄熙来当年“从中作梗”,在香港开车厂未必是个梦。

Tesla进驻上海自贸区,即使没有特别待遇,仍可能降低成本。(路透社)

延伸阅读:Tesla有望进驻上海设厂 外电:已与当局达成协议

借助CEPA优惠 香港制造汽车销内地?

这个故事,要由2003年开始说起,当时香港刚刚走出沙士疫潮阴霾,但失业率一度超过8%,中央推出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支持香港经济,当时长和主席李嘉诚曾向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建议,在河套地区设立工业特区,货品可以免税输往内地,既重振低迷的香港经济,也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问题。

但要设立工业特区,问题是内里又应该有甚么类型的工业?是穿胶花?车衣?还是会沦为数码港、中药港最终得个“讲”的翻版?当时,以汽车业起家、被评为中国第三大富豪的仰融就表示,有兴趣在河套成立汽车厂,他的“数口”是这样算的:在香港从事工业,缺点是土地、水电、人工高昂,但胜在税率低,假如香港生产的汽车可以利用CEPA免税优惠,就可以免却了内地高达25%的汽车进口税,而且香港的利得税税率较低,种种税务优惠令香港生产的汽车变得具有一定吸引力。

拉锯近10年的落马洲河套区终有定案,发展成创科园,惟成本将由香港全数承担,金额未明。(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徐立之:河套科技园结合港深优势 矽谷都唔够我哋比

香港汽车城无疾而终 一切皆因薄熙来?

其实这套想法,也适用于Tesla来华设厂的计划。因为如Tesla这种贵价汽车,假如可以省掉内地的进口关税,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力亦将随之大增;而且在香港设厂,也便利于采购内地的零部件。更重要的是,Tesla之所以选择在上海自贸区,而非自贸区以外的地点设厂,皆因外资车厂要在内地正式设厂的话,就要和内地车厂合资,要将其部分核心技术和中国企业分享,假如Tesla在香港这个自由经济体设厂的话,是独资还是合资,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权。

只不过,在香港设车厂的构想之所以无疾而终,关键是当年仰融正和薄熙来开战。话说由于当年内地对民企投资车厂限制多多,于是仰融透过极复杂的股权结构,迂回控制当年的华晨汽车(1114),但薄熙来当上辽宁省省长之后,就主张有关股份全属国有资产,最终仰融的大笔资产遭到内地当局冻结,仰融本人亦远走美国。薄熙来则一度官运亨通,先上调中央当上商务部长,之后做到重庆市委书记的封疆大吏,以“唱红打黑”名义向民间企业开刀。而香港河套汽车厂的构想,也就没有人再提起过。

薄熙来主政重庆4年,唱红打黑。(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中证监主席刘士余惊爆:习近平解决周薄令孙等“篡党夺权”的阴谋

比亚迪进军汽车业 当年被批“不务正业”

当然,就算当年没有仰融和薄熙来之间的问题,本身已经没有多少工业基础的香港是否有能力发展汽车制造业,确实是个颇大的疑问。对此,其实2003年还有另外一件事,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

在2003年,刚刚上市不久的深圳电池生产商比亚迪(1211)宣布进军汽车业,当时不少投资者都吓了一跳,觉得从来没汽车生产经验的比亚迪,突然涉足汽车界,是一项“不务正业”之举,特别是当年爆出了不少内地民企来港上市造假诈骗的问题,外界亦曾经质疑,比亚迪宣布造车到底葫芦里卖甚么药?

比亚迪纯电动大巴销量同比暴增120 %,成为比亚迪打开国外市场的“法宝”。(吴炜豪摄)

延伸阅读:比亚迪加州工厂扩建完成 电动巴士年产量增长逾10倍

港深双城故事 人生有几个十年?

在过往的十几年,比亚迪的汽车由不被看好、接连闹出质量问题,近年已开始站稳阵脚,其所生产的电动巴士,更已远销欧洲、日本等先进国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占重要一席位。回想十多年前,假如有人说香港、深圳可以把汽车业做得有声有色,相信不少人会觉得是发梦。

但正所谓试的机会就五十五十,不试的话机会就等于零,只要看看这十几年来,深圳由一个以老翻山寨闻名的二流城市,变成今天培育出比亚迪、腾讯、大疆、华为等创科巨企的科技重镇,但如今香港的所谓创科发展仍停留在喷口水花的阶段、河套地皮十几年来仍在晒太阳,作为香港人只能慨叹一句:“人生有几多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