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三伏天灸具中医传统智慧 借夏天阳气散寒治“冬病”
文:石华锋医师@中大中西医(香港中文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注册中医)
什么是三伏天灸?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是全年中气候最炎热、阳气最旺盛的阶段。以我国传统历法干支纪日法推算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天灸是不用火的灸法,又名自灸、冷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温热性中药贴敷或涂抹于穴位及患处,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发泡甚至化脓,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效果的一种疗法,属于“穴位敷贴疗法”,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的疾病。
三伏天灸,首见于明末清初医家张璐的《张氏医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可以发现,三伏天灸结合了时间医学、针灸学与特定中药外治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家先进而高超的治病智慧。
三伏天灸与“天人相应”、“冬病夏治”
三伏天灸重视“天人相应”及“冬病夏治”理论。传统中医学认为自然界的规律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所以人也应顺应自然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阴盛阳衰,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三伏天灸,借助夏天自然界阳气之生发,乘势温通散寒,达到预防及治疗“冬病”的目的。
三伏天灸与“治未病”
三伏天灸与“治未病”理论也息息相关。“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即是防范于未然,主要重视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三伏天灸就是在虚寒疾病未显露之时或发病之初,及时运用三伏天灸对人体的阴阳气血进行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灸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临床上也取得了确切的疗效,这与三伏天灸疗法背后的传统中医学“天人相应”观、“冬病夏治”观以及“治未病”观有著重要的联系。
下一篇我们将介绍有关天灸的现代医学研究理论,以及哪些人适合接受天灸治疗。
作者简介:
“中西医结合医务中心”乃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辖下的医务中心,致力推广医学研究、教育培训及提供医疗服务,团队人员包括中医师、西医、注册护士、临床心理学家等,旨在揉合两个医疗系统所长,改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医务中心网页:http://www.hkiim.cuhk.edu.hk/imc/tc
(文章标题由《香港01》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