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15%港人患肠易激综合症(IBS) 便秘腹泻交替别轻视

撰文: 热评
出版:更新:

文:
洪双双医师@中大中西医(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专业顾问,科研范畴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学、耳穴治疗等)
连炜铃医师@中大中西医(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专业顾问,科研范畴包括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肠胃疾病等)
杜勇达医师@中大中西医(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助理讲师,科研范畴包括针灸治疗痛症、中医内科脾胃病症等)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这个名词或许有人感到熟悉,亦有人感到陌生。据文献统计全球大概有11%人口有此问题,在香港则占大概15%人口,情况也算普遍,那到底IBS是甚么呢?

香港有大约15%人受到肠易激综合症困扰,虽该病不会致命,但会严重影响生活,应尽早求医。(资料图片)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IBS又称肠敏症或肠躁症,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症状,现时对于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肠道本身并无器质上变化,但相信与遗传、精神因素、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反复出现腹胀、腹满及大便异常等情况。大便异常可以是腹泻或便秘,临床上常见有腹泻型、便秘型或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但当中以腹泻型最为多见。其实一般人间中也会出现上述情况,但若情况每个月出现3、4次,而且持续多于3个月,便很有机会患上IBS。IBS与其它肠道疾病如胃炎、大肠癌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必先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以免耽误治疗。

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有三种,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资料图片)

中医对IBS有其独特的见解,虽然中医没有IBS这个病,但属于“腹痛”、“腹泻”、“便秘”等范畴。中医认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及过度劳动等致病因素都容易慢慢引起IBS,病位主要是肝、脾、肾三脏。其中以肝郁及脾虚的病人最为常见。而且,由于IBS病程多数较长而缓慢,所以患者多表现为虚证。症状除了泄泻外,还常见腹痛、疲劳、情绪紧张或愤怒时泄泻加重等。临床上多以疏肝健脾,益气补肾为主要治法,可舒缓腹痛及减少泄泻情况,从而调整肠胃紊乱的情况。亦可按照情况配合针灸、耳穴等作治疗,加强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其一中个方法为针炙。(资料图片)

虽然IBS并无生命威胁,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果及早求医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若出现上述情况,应该立即正视并作出处理。

中大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及消化疾病研究所,正联同浸大中医药学院香港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进行关于IBS的临床研究,希望用中药改善IBS症状。有关研究现正招募392名泄泻型IBS的患者,合资格患者有机会接受为期8周的中药治疗,所得数据只会用作研究用途,费用全免,有兴趣者可致电3505 3476查询。

作者简介:

“中西医结合医务中心”乃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辖下的医务中心,致力推广医学研究、教育培训及提供医疗服务,团队人员包括中医师、西医、注册护士、临床心理学家等,旨在揉合两个医疗系统所长,改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医务中心网页:http://www.hkiim.cuhk.edu.hk/imc/tc

(文章标题由《香港01》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