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运动前后补充水份有技巧 营养师教如何计算个人每日饮水量

撰文: 热评
出版:更新:

文:注册营养师 李玮珩
天气炎热,究竟要饮多少水才足够?运动前后又应如何补充水份?今天就同大家讲讲怎样饮水才能真正替身体补充水份。

营养师指每人每日的饮水量不尽相同,应按个人体重计算才足够。(GettyImages)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

口渴才饮水?

口渴的感觉在身体出现脱水后才出现,所以口渴并不是评估水份是否充足的理想指标。

尿液颜色可反映身体是否摄取充足水份:如尿液呈浅色或淡黄色,代表身体水份充足;如尿液呈深色,代表身体出现缺水状况,颜色越深缺水情况越严重。

饮多少水才足够?

卫生署建议成年人每天应喝至少6至8杯流质饮品,1杯约为240毫升;而正常情况下,建议流质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30毫升。以50公斤重为例,每天约需要摄取1.5升的流质,即最少6杯水。在天气炎热和运动量大的日子需要饮用更多水份以补充水份流失。

运动前后补充水亦有技巧

在运动前至少4小时,可先补充480至600毫升的水份,清水是最佳选择。如运动时间少过60分钟,建议每15至20分钟喝90至240毫升的清水。如运动时间多过60分钟、或在炎热和潮湿的环境下运动、跑马拉松、踩单车或打网球时,每15至20分钟喝90至240毫升含钠的运动饮品有助维持体内水份的平衡,防止脱水。运动后应续渐摄取水份及电解质,补充因流汗而失去的水份和钠,避免一次过灌大量水份。

如何选择运动饮品

运动饮品可以补充水份流失和令身体降温,当中的碳水化合物能快速为身体补充能量,而电解质能补充汗水流失的钠和钾质。建议选择不含汽、每100毫升含30至70毫克钠质及4至8克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品。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包括葡萄糖、蔗糖或果糖。

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肾病的人士,请先向家庭医生咨询合适个别情况的水份建议摄取量。

作者简介:

澳大利亚注册营养师李玮珩(Chloe Lee)为香港认可营养师学院认可营养师及卫生署认可营养师名册会员,任职私家医院注册营养师及大学营养课程讲师,同时为香港首位认证FODMAP Diet注册营养师(Monash FODMAP Trained Dietitian)。

作者facebook专页:按此|Instagram:按此

(文章标题由《香港01》编辑所拟。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 3个食荔枝时的注意事项 ↓↓↓

+1

↓↓↓ 点击即睇保持肠道健康方法! ↓↓↓

+3

↓↓↓ 即睇消暑甜品要识食!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