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人西事】港学生做义工变添乱 读营养学想改藏人饮食习惯

撰文: 书摘
出版:更新:

西藏的独特文化引人入胜,每年均吸引大批旅客到访,当地仍有不少原居民是逐草而居,生活习惯与高原环境息息相关;在外地人眼中,西藏的物质享受及发展速度也许不及大城巿,但对当地人民来说却可能是最适当的方式。
旅居西藏10年、现于当地开设咖啡店的香港旅行作家薯伯伯,将在当地收集到的千奇百趣生活点滴,写成《西藏西人西事》一书。薯伯伯表示,他曾遇到数名香港到西藏的大学生,他们想在当地做义工,找他帮忙搭路。可是,这些大学生却不了解当地的文化,有修读营养学的学生只在当地停留3天,却想“帮助”当地牧民改变饮食习惯,“以确保他们营养均衡”;又有打算停留一周的学生表示,想到当地孤儿院做义工,但岗位不是协助清洁打扫,而是想做行政管理。这些学生的种种“好意”,令薯伯伯大吓一跳,恐这些义工只会为当地居民添烦添乱,故拒绝引帮忙介绍。

以下是《西藏西人西事》的节录内容:
藏人的饮食与当地环境息息相关,但有修读营养学的香港大学生,只在当地停留3天,却想改变藏人的饮食习惯。(视觉中国)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有次在拉萨,遇到几名年青有为,从香港而来的大学生,说想来西藏当义工。其中一人说︰“我是读营养学,现在刚好有假期……”(下删近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我忍不住打断,直接问他要我如何帮忙。他说︰“我来西藏旅行,想帮助牧民,我想跟他们一起住,了解其饮食习惯,再重新编定食单,以确保他们营养均衡,想请你代为安排。”

我问他︰“牧区条件有限,牧民主要吃糌粑、牦牛肉、酥油等,找新鲜蔬菜和肉类比较困难,你怎样确保他们找到你认为有营养的食物呢?”对方说︰“我猜他们会有办法!”我问他打算留多少个月,他说︰“我打算留三天……”

有从香港到西藏的大学生表示想到孤儿院做义工,但却做行政管理。(视觉中国)

另一名学生说︰“我们想去孤儿院做义工。”我建议他们到孤儿院清理厨房,这样说是因为之前听孤儿院的校长提及过需要这种义工。怎料有为青年一听要当清洁工,脸色一沉,说︰“我觉得可以做更有意义的工作啰,例如帮孤儿院的行政管理。”我见他踌躇满志,又忍不住问,打算留藏多久,他说︰“一个星期啊!”

老实说,你花一星期进入别人孤儿院的管理层,别人教你认识运作都不够时间,更何况去帮别人呢?我说话可以很爽性,当时就直接问︰“其实你会不会反而影响了这些机构的运作呢?”

众学生当然失望,也许他们会想,为甚么他们满腔热诚,专程走来找我这个长居西藏的香港人,却不愿帮他们这颗热炽的心。

书名:《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

作者:薯伯伯

旅游写作人,为最早一批在网上连载游记的香港人,多年来足迹遍布欧、亚多国,在喜马拉雅山麓、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生活。著有《风转西藏》及《北韩迷宫》,分别在香港,北京及首尔出版,为2016金阅奖及2017出版双年奖得主。最新著作为《西藏西人西事》。目前在西藏经营风转咖啡馆。

出版社:白卷出版社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