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英殖民到主权回归 香港公民教育如何发展至今?

撰文: 程雪
出版:更新:

“公民教育”包含五层含义,即法定地位、权利、义务、主观身份认同,以及美德和素质。比较理想的、完整的公民教育需要同时兼顾这五个范畴,但对各个范畴的具体解释,却不能脱离社会当下所处的政治环境。从1841年割让给英国成为殖民地,到1997年回归,香港接受英国殖民统治长达156年。在此期间,英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对香港影响深远。开埠之初,不同于在其它殖民地的管制策略,港英政府并未在香港采取同化政策,亦没有强制排斥香港的中国文化,仅在精英培育的部份以务实的态度提供英式教育,培养政治人才。而香港的教育事务和英国本土一样,由私人与教会办理,民间同时存在中国传统私塾教育。

英殖时期:去政治化、去国家化

1862年,港英政府创办第一所公立中学“中央书院”,1903年扩大补助法规,使香港的公共教育逐步扩展。早期的香港教育偏重实务及功利取向,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行政与商业发展所需人才;同时具备去政治化和去国家化的特征,让人民有意无意地对政治事务漠不关心,以助殖民统治及维持社会稳定。相关措施如学校毋须必修中国历史科目,教育内容也有意疏离国家认同,完全不提民族国家概念等。

早期的香港教育偏重实务及功利取向,同时具备去政治化和去国家化的特征,让人民有意无意地对政治事务漠不关心。(林振东摄)

1925年省港大罢工时,香港工人通过罢工、抵制英货等方式与政府对抗,并获得广州国民政府的支持。随后,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的“新生活运动”波及香港。一系列事件使港英政府意识到需要通过公民科的教学增进香港政府与当地华人的相互了解,于是透过设置公立学校、在学校普遍设立公民科来抵消来自内地对民族主义的强烈诉求。同样的方式亦用于抵抗五十年代共产党势力的入侵。在这一阶段,公民教育被用来灌输人民特定的政治知识,甚至在1948年成为学校的必考科目之一。

1965年,中学公民科改为“经济与公共事务”科(Economic and Public Affairs,EPA);1967年,小学公民科改为社会科(Social Studies)。此时最重要的课程描述即是“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EPA与社会科都不鼓励学生参加政治活动、模糊对香港早期殖民历史的介绍,不希望民众对香港的政治事务多加留意;科目以要求学生遵守法律、服从政府为主要内容,强调香港所遭遇的困难与政府所做的努力、对香港本地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了解香港的经济状况,并且鼓励人民为香港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六十年代末,随着文革后难民潮涌入,港英政府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去政治化教育,不但立法禁止教师与学校参与政治活动,并通过课程和审核教科书的方式控制学校科目与教材内容。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后要求联合国殖民地委员会将港澳从殖民地的名单剔除,认为中国政府有权力在适当时机解决港澳问题,“香港是殖民地”的概念因而从课程中摘除。1978年,香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在大众化的取向下,教材加入了中、英、港三者关系,但课程内容上的改变仍偏向提供政府施政上的宣导、鼓励市民参加义务性服务工作、与政府建立和谐关系等“行政参与”。

回归后,香港教育必须为“中国公民”这一公民身份做好准备。(卢翊铭摄)

回归前夕:未准备好当中国公民

八十年代后,香港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中英联合声明》的签订,香港的公民教育应扮演何种角色备受广泛讨论。此时的香港公民教育受到两方面的挑战,其一是“子民式政治文化”到公民文化的养成,即如何从殖民地政府治下的顺服的子民式教育,转型为培养具备公民文化和公民资质的公民教育,以实现《基本法》强调的“港人治港”;其二是形塑对中国的国家认同。过去的课程中大多回避国家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内容,也不谈论中国历史、香港与中国的关系等政治敏感课题,而此后的香港教育必须为“中国公民”这一公民身份做好准备。

1985年,教育署发表了第一个《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前言中可看出香港政府以保守及维持社会稳定的心态推行公民教育改革,目的是让香港年轻人养成“对社会的责任感”,而非培养对社会积极承担与批评的公民。这份指引只是呈现了港英政府在环境所迫的情况下所作的回应,甚至被批评为“殖民政府为保障其地位与荣耀所做的最后努力”。

1996年,有鉴于《基本法》的颁布、《香港人权法案》的通过,以及九七临近等事件,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出版,并决定于1999年开始实施。新指引以三个面向作为概念架构:其一是公民价值观,强调公共善基于个体善,相关价值如公平、正义、人权、民主,是人类尊严的基础。其二是公民环境,认为公民教育来自本土脉络,进而延展到家庭、社区、地区社群、国家社群,最后到国际社群;其三是公民经验,个人的公民态度与信念和公民的经验相关。

2001年,课程发展议会公布《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认为学生应在公民教育中培养国民身份认同、积极、坚毅、尊重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承担这五种价值观和态度。(资料图片)

1997年香港正式回归后,教育署依循1996年的指引,开始订定时间表培训教师、提供教育资源。2001年,课程发展议会公布决定香港未来十年课程发展方向的《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认为学生应在公民教育中培养国民身份认同、积极、坚毅、尊重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承担这五种价值观和态度。2008年,策略发展委员会发表《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现况、挑战与前瞻》,详列多年来政府在国民教育的工作,建议多项措施加强推动,“务求使广大市民……做一个爱国爱港的新香港人”。2012年,由教育局资助、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出版、向全港中小学派发的国民教育参考教材《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被指内容偏颇,有“洗脑”之嫌,引发了反国教运动,最终政府宣布搁置相关课程指引。自那以后,国民教育成为了敏感的话题,国民教育以至公民教育的改革沉寂下来,香港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矛盾最终在去年的反修例运动中再次大爆发。

相关文章︰

公民VS国民 恋殖VS去殖 公民教育深陷两大困境

谁是“香港人”?香港身份证政策的流变

【新移民.上】在贫穷与歧视中 新来港女性孤苦挣扎

【新移民.下】反歧视立法遥遥无期 施丽珊︰看不到政府有努力

上文刊登于第212期《香港01》周报(2020年5月4日)《从港英殖民到主权回归 香港公民教育如何发展至今》。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