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国际竞推统一认证 冀消“漂绿”忧虑
绿色金融成为全球投资界的大气候,但绿色债券普遍未受各国政府监管,投资者对企业“漂绿”(Greenwashing)仍存忧虑,为了杜绝“漂绿”行为,各式第三方绿色金融认证机构应运而生。
在欧美为首的国际债市,企业主要依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绿色债券原则》,及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气候债券标准》发行绿债,前者为一套自愿遵守的准则,而后者更进一步,订定了详细的认证机制,订明可获认证的项目、资金运用及汇报守则等,要求至少95%集资金额须与绿色项目挂钩。
至于中国内地的绿债,则大致遵循人民银行及发改委的指引发行,但与国际标准有着不少差异,例如把“清洁煤炭”和“大型水电”都归类为绿色项目、允许以50%集资金额作一般营运等,为国际投资者所不接受。
“定性”式认证 增审批弹性
香港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也有推动相关认证,其中香港品质保证局的“绿色金融认证计划”目前是唯一获官方资助的债券认证计划,品质保证局总裁林宝兴受访时指,自本财政年度(4月1日)开始至2019年11月,该局已认证总计80亿美元的发行绿债,超越去年全年数字,涉及完成56宗个案,当中35宗为绿色债券,其余为绿色贷款。
为防企业“走数”,该局会于绿债发行后,每年监察落实情况。林宝兴说,在制定认证计划时,除参考国际标准,也参考了人民银行等内地指引,该局已设有不同通道处理申请,以尽量解决和减少纷争。若产品符合计划下的绿色定义,会纳入绿色通道,但如遇到暂不在绿色通道分类内的申请,如新科技产品,或内地标准所允许的清洁煤和大型水电等,该局会先放在红色通道,由技术委员会审慎讨论,但他指,该局目前仍未有相关个案,全部认证债券都经绿色通道发行。
品质保证局金融及科技助理总裁丁国滔形容,该局的认证方式“行得较前”,基于科技日新月异,该局采取“定性”的认证方式,即先评估项目是否对环境有正面影响,而非有固定框架,稍不符要求都不叫绿色项目,而现时已有不少金融机构参考这种认证方式,如气候债券倡议组织近期更新转向“定性”方式,“大家都转紧”,相信只要透明度够高,投资者可自行作决定。
“一债多证”做法普遍
不过,由该局认证的绿色债券,绝大部份同时取得其他认证机构的认证,包括领展3月发行的绿色可转换债券、工银今年发行首批大湾区主题的绿债,甚至是香港政府发行的首批绿债,这是否代表品质保证局的认证认受性不足,难“一锤定音”认证?丁国滔解释,如企业曾取得绿色框架的第二方意见,往后再申请发绿债,都可以重用该份意见,“用完再用”,故有企业会带着本身持有的第二方意见,参与该局的认证计划。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亦指,为绿债取得两至三个不同认证是市场惯常做法,当中实有分别,如第二方意见是独立于发行企业的专家或机构,就绿色债券框架给予意见;品质保证局则为绿色债券的发行进行评估和核查。他又指,该局推出认证计划后反应不错,若认证不受国际投资者接受,“发行人亦不会帮衬”,从公司角度,取多一个认证“不是填张表”,需花时间和精神与品质保证局沟通,“钱反而其次,若公司认为没有Value added(增值)就不会做。”
上文节录自第195期《香港01》周报(2019年12月30日)《绿色债券成新浪潮 香港宜“借北风” 构筑环保金融生态圈》。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