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瑞银:亚洲对可持续投资意识有根本转变
绿色金融在亚洲正急速发展,但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会蚕食回报仍存在忧虑。瑞银可持续及影响力投资顾问亚太区主管Mario Knoepfel接受访问时表示,亚洲近年对可持续投资的意识有了根本上转变,但仍有投资者未付诸行动,主要因为认识不足,没有可量度的环境影响指标,以及忧虑会牺牲回报。
在瑞银从事可持续投资工作逾5年的Mario Knoepfel指,五年前在亚洲谈及可持续投资,几乎无人认识,到近一至两年有了根本上的转变,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的意识快速上升,有兴趣投资绿色债券及可持续发展企业。
他说,亚洲企业大量发行绿色债券,2018年占全球绿债发行已近三成,当中,香港成为亚洲第4大绿债发行地区,在中国、日本和南韩之后,主要受惠内地企业来港发行离岸债,香港政府亦发行了首批50亿港元的政府绿色债券。
他指,因应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发生,绿色金融愈趋受到关注,大量资金投入绿色环保项目,如绿色建筑或洁净能源等,以推动转型低碳经济。对于投资者而言,环保并非单一考虑因素,若企业能履行社会责任,有优良管治,亦可对公司表现和价值产生正面影响。此外,投资者可借此实现自身价值,不投资对环境有害的特定板块,如排除军火、烟草等不符自身价值行业。
85%有兴趣仅三成付诸行动
不过,Mario Knoepfel引述去年瑞银发表的报告,仍显示85%的香港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感兴趣,仅三成多有付诸实行。他预期,这差距在未来可逐步收窄,只是需要时间清除误解。
他指,过往与客户接触时,最常被问到的仍是担心可持续投资会牺牲回报,他解释并引述市场表现指,可持续投资不会减低回报之余,反而有机会跑赢大市,如瑞银2018年推出的可持续性跨资产投资组合,当中股票和债券比例约半,截至2019年12月为止,回报约达17%,表现略跑赢同期大市。
此外,其他忧虑包括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或投资渠道认识不足,认为这是金融行业需要继续努力。另外,还有对企业企业“漂绿”(Greenwashing)的忧虑,以及各地绿色标准不一的情况,如内地接纳清洁煤炭为绿色项目,及允许绿色筹资金额的50%用作企业一般营运,与国际标准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