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由戈演变而来的兵器 项羽吕布的霸王戟及方天戟真有其事吗?
在江苏的项氏宗祠内,摆放著一柄名为“霸王戟”的兵器,据说是项羽生前所用的兵器。据说长五米五、重三百斤,尽显霸王威武。而在项羽以外,另一位以勇猛闻名的武将吕布,亦是以“方天画戟”传颂后世。
究竟这两位名垂千古的将帅,是否真是以戟驰骋沙场?戟这种兵器又是何时出现?
延伸阅读
▍化戈为戟
假如说到戟的话,则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戈。戈和戟都是华夏文明独特的兵器,戈最早发现于夏末商初,后因车战而盛行,末于汉代。它是在长柄的末端加装横向刃器,用以啄击、勾击对手,尤其便于战车士兵高居临下攻击敌人。
而戟则是在戈的形制基础下发展而成。最早期的“戟”还未称之为“戟”,而是以“戈矛联装”的形制出现,即是在戈头上方另外加装“刺矛”,使戈增添了“刺击”功能,使矛增添了“啄击”功能。直至西周时代为止,都仍未见“戟”字出现,但这种联装方式明显导致后来“戟”的出现。
后来随著锻冶技术进步,一体戟成为“联装”的另一种方式,把联装戟的各部份铸造为一体。及至铁器逐渐取代铜器,长戟的形状便更进一步得以定形,并渐渐取代戈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兵器之一。
▍吕布和项羽真是用戟吗?
那么究竟甚么是“霸王戟”呢?霸王戟又名“天龙破城戟”,是明代小说《西汉演义》中项羽所用的兵器。长一丈二尺三寸,重129斤,传说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石头所造。这显然是文艺创作对项羽神勇的渲染。
实际上,依照《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大部份时间都是持剑示人。例如他随项梁起义之时,便是用佩剑斩下会稽守的人头。之后在鸿门宴上,项羽亦是“按剑而跽”,威吓樊哙。甚至在兵败垓下之时,他亦是用兵刃杀出重围,即“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此处的短兵,当指剑器无误。
至于《三国演义》的吕布,其挥舞“方天画戟”的形象更是名流千古。但其实历史中的吕布,同样未必使用“方天画戟”。
在《三国志・魏国・吕布传》及《后汉书・吕布传》都描写了“辕门射戟”的故事。吕布为平定袁术及刘备之间的争战,“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并以“射戟”作为赌注,“诸君观布谢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鬬。”然后吕布一战射中戟的小枝,于是袁术军按照约定退兵。
然而,在正史中的记载却显示吕布应该以矛作兵器,如《三国志》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又《后汉书》谓“布应声持矛刺卓”,很有可能《三国演义》是为了营造人物形象才指吕布惯用方天画戟,结果吕布的形象也确实深入民心。
而真正的“方天画戟”实际上要到宋代才真正出现,名为“戟刀”,据《武备志》记载属于“刀八种”之一,跟三国时代盛行的“卜字戟”完全不同。最初的戟刀是在矛头下,一侧加上月牙形刃,后来更衍生出两边俱有月牙刃的戟刀、在刀头刀柄加上装饰的戟刀——方天画戟。
所以,纵使三国时代诸多猛将,如典韦、甘宁、张辽,都以戟作为兵器,但吕布就不可能“穿越时空”以方天画戟作为兵器。
▍戟兵衰落:以矛代戟
虽然戟在三国时代仍相当盛行,但戟作为兵器的不足却已渐渐呈现。
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吕布发动兵变要杀死董卓,李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最后要由吕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这个事件当中,李肃能力固然不及吕布,但亦间接反映戟的刺击能力开始追不上护甲的发展,这亦是导致戟没落的其中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