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诸葛连弩:传说中的武侯之兵 明代《武备志》仍有收录
阅读三国类别的作品,其中一种最让人神往的兵器,自然是诸葛武侯所发明的连弩。史书记载,连弩“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那究竟是如机关枪一样,连发十矢?还是像散弹枪般,一次发射十矢?
弩与连弩
在谈论连弩之前,先要简述一下弩在中国的历史源流。《战国策‧韩策》有言:“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准南子‧俶真训》亦曾写道:“乌号之弓、溪子之弩,不能无弦而射;越舲蜀艇,不能无水而浮”。故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出现,而且还是战场上的重要兵器。
及至汉代,弩的应用愈趋普遍,对连弩的记载亦渐见清晰。《汉书》卷三十《艺文志》便著录了《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乃连弩射法的官方军事教程。由此可见,连弩并不是由诸葛亮所发明。值得留意的是,这些弓弩不论在设计样式,还是在打法方面,皆与后来的“诸葛连弩”有著天壤之别。
再引《战国策‧韩策》:“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呆利剑,一人桑百,不足言也”。而按《墨子‧临高篇》:
强弩射之,技机藉之,奇器口口之,然则羊黔之攻败矣……备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
所以秦汉之际的弓弩,当为一种射程远、杀伤力大的重型兵器。若果以连弩的方式运用,甚至需要用机械装置配合,即上文《墨子》提到的“连弩车”。至于三国时代的诸葛连弩,则完全是另一种设计。
诸葛连弩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曾经记载: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由于年代久远,现时再没有关于诸葛连弩的完整图谱及文字记录。不过鉴于《三国志》的历史地位,上述内容确实有著极高的参考价值,其中三处特别需要注意。首先是“损益”的名号,“损”有消耗、递减之意,而“益”则为填充、添补。两者合一,应当是要阐明诸葛连弩能够随时改动箭支数量。
另外一个要点是“以铁为矢,矢长八寸”。铁制的箭矢意味著它的射程距离不能太远,八寸长的箭身亦属非常短小(以汉代制式计算,八寸当为18厘米左右)。结合“损益”的特征,可以推论诸葛连弩是一种近距离的轻型兵器,便於单人擕带。
最后,是所谓的“一弩十矢俱发”,这就回归到文首的问题,即连弩是采取“连射”还是“散射”的模式。假设上面的各项推论没有太大偏差,那可以肯定,连弩绝对是连射型兵器。毕竟同时将十支箭矢系在弦上,绝对威力有限,甚至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而在近距离散射十数箭支,亦会造成大量浪费。考虑到与诸葛亮同时期的发明家马均,曾自称可以将连弩的箭支数量增至五倍,诸葛连弩采取的模式必属“连射”无误:
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结构与功能
正如前文所述,现时仍未发掘出诸葛连弩的真实图谱,但后世不少的军事学者都曾经尝试仿制。其中尤以明代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所绘制的图式最贴近上文记载:
从上图可见,诸葛连弩的外型类近于“十字弓”。中间上方的为“箭匣”,十支箭矢便是存放于此。当用家将把手向上推时,箭匣就会松放,让其填充箭支;反之,若果将把手向下压,箭匣就会收好,并使箭支上膛、弩弦拉紧。当弩弦达到最强的张力后,箭支就会自动射出。详情可观看以下的片段:
另外,现时民间亦有很多颇高质素的仿制图,大家亦可以参考一二:
虽然诸葛连弩的杀伤力和射程范围,都未必及得上长弓。但由于它便于擕带,不论步兵、骑兵都能配备,故此非常适合随蜀军远征。而在西南及川陜交界的交通狭道上,它更有可能收到奇袭之效。
可惜的是,由于诸葛连弩的制作繁复,所以后世的朝廷鲜有再作大规模生产。至于“连弩”的这一种兵器打法,则渐渐回归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装模式。例如宋代军队,便集中使用体型庞大的“床弩”:
虽然诸葛连弩的传说经已终结,但在很多三国文化作品中,都依然能见到它的身影。这或许就是对诸葛亮,以及当时的军工专家,所留下的最大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