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湿吻的4大恐怖后果 患“接吻病”?接吻后半小时应避免一动作!

撰文: 白兔糖
出版:更新:

接吻是表达爱意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但不知大家又有没有想过这个行为其实会带来不少健康风险呢?有医生就指“接吻病”真实存在,而且接吻还有机会会传染蛀牙!

(《她的私生活》剧照)

重症医学专家黄轩医生早前在Facebook专页上表示,根据研究,一次10秒的“法式接吻”会让伴侣间交换约8000万个细菌,而亲密伴侣之间的口腔微生物相似度甚至会高达34%。虽然大多数微生物对人体无害,但部分病原体却可能透过唾液传播,成为健康的潜在威胁。

黄医生分享到,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主要透过接吻传播,是引发“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俗称接吻病)的元凶。而“接吻病”患者可能出现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剧照)

另外,黄医生亦提醒到,全球约37亿人感染的口腔疱疹病毒(HSV-1),也是透过接吻传播。而且一旦感染,病毒便会潜伏于神经节中,当压力大或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复发并形成嘴角水泡,传染力极强。胃病元凶“幽门螺旋杆菌”,也有机会随唾液传播,这种细菌与胃溃疡、胃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指若情侣中一方感染,伴侣的感染风险将增加1.5倍。

除了以上病菌之外,据指接吻10秒后,情侣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致龋菌”,容易形成蛀牙的细菌)相似度可提升20%。意味著蛀牙可能会成为“情侣病”,家长亲吻婴幼儿时亦需要注意。

你的“死穴”在哪里?医生警告身体2个部位不能压:有致命风险

睡眠窒息症|4类人高危非肥人专利 性欲低都关事!教一招DIY检测

(资料图片)

当然这些风险并不代表大家不可以接吻,黄医生就列出了几个接吻的注意事项。

接吻的5大注意事项

【1】 口腔卫生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接吻前可使用含氯己定(Chlorhexidine)的漱口水,降低病毒载量。

【2】 避开黏膜破损

口腔溃疡或牙龈出血时,HIV等病毒的传播风险会提高0.1至1%。若伴侣有口唇疱疹(HSV-1),发病期传染风险更高达80%。

【3】疫苗防护

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60%呼吸道病毒传播风险,接种COVID-19疫苗也能减少重症风险。而研发中的EB病毒疫苗未来也有望预防“接吻病”。

【4】 避免高风险行为

深吻伴随的微量血液交换有可能传播B型肝炎病毒(HBV),研究显示唾液HBV DNA浓度可达1×10³ copies/mL。

【5】环境选择

在酒吧等密闭场所接吻,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的传播机率较开放空间高3倍。

(《深渊》剧照)

接吻除了可以促进情感交流,人体会释放催产素,这种“爱情荷尔蒙”不仅能提升幸福感,还能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达18%。想要安全地接吻,黄医生建议应避开口唇疱疹发作期,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幽门杆菌筛检。接吻前后也应用含氟漱口水。免疫力较低的人士则应减少深吻频率,或是亲吻脸颊替代嘴唇,能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率90%。而接吻后30分钟内需避免揉眼睛,以防病毒经结膜感染。只要有适当的健康知识并做好防护措施,便能更好保护自己及伴侣。

资料来源:黄轩医师 Dr. Ooi Hea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