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风云|乌东棋局 美俄的大博弈
3月上旬起,乌克兰东部的冲突态势便持续升级,基辅当局忽然加大了对当地两大独立政治实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uhansk People's Republic)的交战力道。
事态恶化不仅引来俄罗斯陈兵边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亦连连出访、高调表态欲加入北约,显然有意借此引入欧美势力,增添自身底气。
而细究此次乌东冲突缘起,导火线虽是泽连斯基炒作民粹等内政因素,但真正的对峙结构早在7年前便已成形。2014年乌克兰亲欧派发起反政府示威,罢免了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美国NGO与媒体又在此过程中“摇旗呐喊”,遂让莫斯科继200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后,再次感受到了地缘上的危机感,认为乌克兰的反俄亲欧已成主流,背后更有美国煽动,加入北约或许仅是时间问题。
在此氛围下,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下令出兵接管克里米亚,并将其并入俄罗斯版图;与此同时,乌东的亲俄州亦组织民间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爆发了顿巴斯战争(Donbas war)。双方缠斗多时未果,虽签有停火协议,却仍不时零星冲突,故而会有今日两共和国的实质独立。
在特殊的历史、族群与地缘政治脉络共鸣下,乌克兰苦于分裂困局,并沦为美俄博弈的战线前锋。从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顿巴斯战争,到今日的乌东局势恶化,美俄对垒的烟硝几乎无所不在。如此格局更将在可见未来内,持续摆弄乌克兰的国家走向。
俄罗斯的帝国荣光
由俄罗斯立场观之,其对乌克兰决策与后苏联时代的战略环环相扣。
1991年苏联崩解后,俄罗斯经受了几方面的毁灭性打击:在地缘战略上,北约持续东扩,侧写了俄罗斯的“众叛亲离”;在经济场域中,休克疗法宛如一场华尔街对苏联遗产的残忍劫掠;在大国身分上,苏联身为历史中的“败者”,已非俄罗斯所能援引依傍的对象。然正因有过如此辉煌,俄罗斯更会念兹在兹,欲以外交战略寻回旧日荣光。
平心而论,乌克兰本未必会成美俄博弈前线,毕竟2014年前的俄乌关系虽波折不断,却总有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出面协调;然而2014年的街头骚乱后,莫斯科认为乌克兰遭遇美国策动的非法政变,亲俄派恐无再起机会,这才提升了介入力道,不仅并吞克里米亚,更支持乌东反政府武装。一系列举措令俄乌关系荡至谷底,却也让俄罗斯有机会实践以下战略目标。
首先,在地缘影响力上,俄罗斯的介入直接阻断了北约东扩的进程。此前乌克兰虽非北约成员国,不适用集体安全机制,但美国等仍持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以助其抗衡俄罗斯威胁。然而2014年的冲突暴露了现实残酷,更凸显承诺的镜花水月,即如乌克兰这般受北约潜在影响、庇护的重要战略国家,仍无法免于俄罗斯进犯;甚至在北约后期的持续干涉、援助下,仍无力终结乌东两共和国实质独立的状态。俄罗斯此举可谓严重打击北约威信。
其二,在经济场域中,俄罗斯介入克里米亚与乌东,将能直接攫取庞大能源与工业利益。2010年,乌克兰以“允许租赁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海军基地”为由,要求俄罗斯签署《哈尔科夫协议》(Kharkiv Pact),对乌克兰让步极大天然气折扣。然而2014年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后,塞瓦斯托波尔随之易主,俄罗斯迅即退出了《哈尔科夫协议》,直接省下每年40亿美元的损失,克里米亚周遭水域的石油与天然气储量亦相当丰富,可堪未来利用。而乌东早在苏联时期便以军火工业闻名,眼下仍是乌克兰的工业重镇,俄罗斯对其支持、甚至推动一体化进程,将能惠及本国工业生产线。
其三,在大国身分塑造上,俄罗斯队克里米亚与乌东的介入,展现了保护海外同胞的能力,并彰显其在协调区域冲突上的力道,即便后者与西方想象版本不同,但基辅当局与乌东反抗军之所以能在2014年、2015年签署《明斯克停火协议》(Minsk Protocol),俄罗斯的协调居功厥伟。
美国的反俄野望
而相比于俄罗斯迟至2014年的被迫强硬介入,美国对乌克兰的投入与谋求开始得更早。
早在1994年,美国前国安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便在政府报告中指出乌克兰的地缘脆弱性:苏联崩解后,乌克兰的经济状态宛如自由落体,内部亲俄族裔更对回归俄罗斯情有独钟,长此以往,莫斯科恐将在此推动并主导俄乌一体化进程,实践整合前苏联地区的关键一大步。为免事态如此发展,美国须对乌克兰投入大量经济援助,并培植在地亲美亲欧势力,更要为乌克兰的独立与领土完整提供政治保证。而这般建议白宫显然铭记于心。
1994年布热津斯基报告发表不久后,美国便主导了《布达佩斯安全保证备忘录》(Budapest Memorandum on Security Assurances)签署,在乌克兰移转核武同时,为其提供安全保证,可谓促成乌克兰“向欧看”的第一步,更为日后的北约东扩插棋部署。而自独立以来,乌克兰便成为美国在欧洲和欧亚大陆的对外援助主要接受国。1990年代(1992-2000),美国共向乌克兰提供了近26亿美元的总援助,每年平均高达2.87亿美元,即便金额到了2000年代有所缩水,美国的对乌总援助依旧维持在将近18亿美元的高峰上。
而在内政领域中,自2004年橙色革命爆发以来,美国深度介入乌克兰内政,并左右高层人事任命,例如以扣留1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要求总统撤换检察长等;在军事场域中,美国自2011年起,便年年伙同北约诸国同乌克兰进行“快速三叉戟”(Rapid Trident)军事演习,更自2015年起持续向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培训和指导,并聘请来自加拿大、丹麦、立陶宛、波兰、瑞典和英国的军事教练共同参与。
上述种种看在俄罗斯眼中,可谓公开威胁与挑衅。在其本就有意重塑帝国荣光的战略考虑下,乌克兰的高调背离自然不被允许,更何况美国将其打造为反俄军事前线的用意昭然若揭,俄罗斯更无法坐视情况发展,这才有了2014年的并吞克里米亚、支持乌东独立。就此视角观之,布热津斯基的报告或许提早实现了自己的预言。
眼下乌东对峙发展为美俄全面热战的机率不高,毕竟除却土耳其高调支持外,诸如德国等皆要求召开峰会,以外交途径解决地区冲突。然而时局演变至今,乌东的对俄一体化已逐步启动,美俄在此地的博弈,将在未来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