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迪欧》纪录片网上免费公开 法国最著名当代哲学家的生命独白

撰文: 唐晋滨
出版:更新:

我所讲的事件(Event),要比传记式的叙事更强、更暴力。
事件是一种切割。
它属于存在的一部分,无法预料,亦无法从世界的法则推论得出。
任何真正原创的创造,都必定由事件开始。
否则,它就只是之前事物的延续。因此,它不能是真正原创的。
从这观点来看,事件是真理的源头。
最后,与事打交道会转化一段生平,会转化一个故事。
这里存在一个“之前”,存在一个“之后”。

《巴迪欧》(Badiou)是一部2018年的纪录片,主角是法国当代哲学家亚伦・巴迪欧(Alain Badiou),导演是 Gorav Kalyan 与 Rohan Kalyan,制作组近日于网上公布整部影片,供观众免费收看。

巴迪欧|数学作为哲学思想的条件 试图呈现的“存在之为存在”

于《巴迪欧》的开首,巴迪欧以法语道出了事件(event)概念的要旨。电影中身材高大的巴迪欧,大多英文进行的独白,当中某些话语,直接录自他的讲课。已届八旬之龄的巴迪欧语速与步伐缓慢,但却稳健而带肯定。电影中没有巴迪欧于理论著作常用的数学符号,而是尽力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及最关心的问题。

当今激进左翼政治哲学的主体规划(二):巴迪欧与“事件”理论

沙特的哲学,哲学家是演员

巴迪欧1937年生于法占摩洛哥,电影中他以粗略的顺时序方式,重构自己跟父母的关系,讲述自己投入哲学的过程,亦充满爱的语调介绍他的三段婚姻与四个孩子。

就如巴迪欧的好友齐泽克(Slavoj Žižek)自己所说,每个哲学家都首先有一项失败的第一志业——齐泽克的第一志愿是想当导演,而巴迪欧十五岁时想当演员,却成为了哲学家。巴迪欧指大概一位哲学家某程度上总是一位演员,不是说哲学家都在演戏或不真诚,而是因为演戏是训练勇气的学院,所有年轻的男女都应该投入剧场,实验自己穿过恐惧之后会是怎样。

齐泽克:最纯粹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

说到哲学,巴迪欧特别提到沙特自己读《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这本书对于他像一种智性的革命;对于一段时期的巴迪欧来说,哲学就是沙特的哲学,哲学与沙特是同一回事。对于沙特,科学与数学不是问题,存在(existence)本身才是问题,主体、意识、自由的理论才是问题。这呼应了在法国的六八学运之后,巴迪欧指自己的思想路线始终如一:在科学与结构的语境之间,拯救人的主体性。

事件与政治,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巴迪欧指自己的哲学,就是要综合柏拉图与沙特(而他笑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位身兼剧作家的哲学家,写过一部《理想国》(Republic)的戏剧,而他自己就扮演苏格拉底。

柏拉图对于巴迪欧的重大意义,可见于巴迪欧理解的柏拉图洞穴寓言(allegory of the cave)。柏拉图的意思是:你会在机遇之下找到出口,它可以是一场起义、一项新发明或一种爱的遭遇等无法预料的事情,因而你发现世界的新意义。

巴迪欧:爱情是一场始于偶然、通向永恒的战斗

洞穴外的太阳,是理型(Form)的隐喻,它是照亮一切的真正本质。人在洞穴里,根本不知道自己就在洞穴里。在眼见过这个理型之后,你一定要做的,是必定要回到洞穴里,做甚么呢?去组织洞穴内其他大多数人到达出口。这个行动,就名为政治(politics)。

在这世代仍然自认相信共产主义的哲学家并不是很多,巴迪欧是其中一个。他认为资本主义正在扩展,但却是不完全的,并非真正意义的扩展。资本主义让人留在自己的一角,互不相干,人们之间不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的关系。另外,就如我们的手机是一个到处都在的、一模一样的东西,世界正变得一模一样,某种差异开始消失,就如人到了异地却不再有陌生的感觉。就只剩下同一个世界之内的差异,而不再有两个不同视域的之间的差异与交接。

巴迪欧|爱是洞穿生命的事件,艺术是爱的肉身体验

巴迪欧认为真理是无国藉或种族的,不会有法国或美国的真理,不会有白人或黑人的真理。真理是在世界之间通过的东西,在此,共产主义的理念与真理的理念之间有一种基础的关系:真理是普遍的,人若没有真理,就无望可以用同一个理念来团结人类。

共产主义不是首先就要主张一个没有私有产权的世界之类,这只是可能的、物质性的结果;共产主义的理念是对人性的肯认,是一种激进的平等。这意味我们接受所有差异,并接受存在著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语言、文明、历史与民族等等。但我们今天最大的敌人是相对主义与文化文义,它们主张我们在自己世界之中可以有某套真理,但无法完全把握别的世界。因此唯一可以用作统一各个世界的东西就是金钱,每个人都知道金钱的价值,但人类的价值才是问题。

《巴迪欧》截图(badioufilm.net)

齐泽克曾如此描述巴迪欧:像柏拉图或黑格尔这样的人,就在我们之间行走。各位如今可以在《巴迪欧》之中,一睹这位哲学家的风采了。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载《香港01》App ,按“+”号加入《哲学》抢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