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专访|“赖清德当选”刺激大陆更刺激美国 成台海安全最大隐忧
台湾总统大选将于明年1月13日举行投票,随著中美角力、台海局势升温,不少分析将台湾这场大选视作“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抉择,主要参选人也陆续完成访美行程,并就两岸关系做出表态;然而,这并无改华府与北京皆关心或试图想介入台湾大选过程,企图影响其结果。就此,《香港01》专访美国得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试从一位旅美的台湾政治学者角度观察,逐步分析中美今次如何表现介选、政党选举利害,并进一步评估台海安全问题的风险症结。
香港01:今届台湾大选,华府与北京介选的情况如何观察与理解?
翁履中:首先要先清楚当前中美关系与过去截然不同,尽管双边关系紧张,但在气球事件过后,风向已有转变,可以看到中美都有想踩煞车的意图。这并非华府要对北京示软,而是考量中美经贸连结与互赖程度太高,继续“进攻”下去的成本太大;反之,对北京来说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大局之下,华府与北京介入台湾选举就会显得特别小心。回顾2020年台湾大选,逢香港2019年爆发反修例运动,是时美国政府基本认同民进党路线,虽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但美方对国民党推派的韩国瑜确实不太信任。但今次选举,美方一直强调“公平对待”各阵营候选人,这释放了一个讯号,就是不对执政党有特殊偏好。
参照赖清德访美行程与美方接待方式,虽在宣传上平等对待,但确实与过往存在落差。一则是华府不愿意让北京产生错觉,使其视华府继续支持民进党路线,二则也反映美国政府对赖清德依旧存在担心。
北京方面自然也会考量中美大局变化,尤其过去几年学到一些“经验”,一旦介选动作太大,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到北京反应相对平稳。当然民进党政府一直强调解放军机绕台、周边军演等中共对台动作,但如果我们把视域打开,不要单看台湾附近海空域,可以发现解放军机舰设定的很多航道,并非针对台湾而来。
这样的说法在台湾内部当然会受到质疑,但就事论事,从中美交锋的大局来看,北京“秀肌肉”是给华府看的,台海固然是一块重点区域,台湾一直强调是针对台湾而来,也确实容易在内部引起共鸣,奈何台湾太少关心国际政治,要反向诉诸这是中美大国交锋的你来我往,对台湾内部阅听来说,反而是一件难事。
我认为在和平统一依旧是北京第一且最佳选择的情况下,北京介选就存在尺度拿捏,目的要让台湾人民知道北京反对台独,但压迫的力道又不能太强。但北京对台还是有耐心问题,一旦赖清德胜出,民进党再继续执政四年、八年,再一个世代的台湾人不再怀抱台海和平的想像,这只会让北京认为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也在下降,这就会促使北京思考,如何回应民进党的继续执政。
我个人比较担心北京届时“一不做二不休”,最怕的就是北京对台已不抱希望,再等再谈下去也没有意义,彻底失去耐心。北京现在对台还有耐心,不代表等到2024年台湾大选结果出来之后,还能继续保有耐心。什么时候对台开始动作、传递多强的讯号,这自然会是北京在思考的。
侯友宜比赖清德更贴近“蔡英文2.0”?
香港01:您方才提到美方对赖清德依旧怀有疑心,您怎么看这次选举美国因素在台的影响?美方观选态度为何?
翁履中:尽管很多台湾人不愿意承认美国在台影响力很大,但在台海紧张时刻,美国因素对台湾内部的安定感,可以带来很大的影响。民进党一直为“疑赖论”消毒,正是体现台湾人对美国态度有很高的重视。
美国因素对台湾的影响,这问题要分作两层来看,一是台湾民众怎么看美国对待台面上四位参选人,以及美国基于本位利益,如何认识这四位参选人。
就我个人长年在美国的观察与接触,美国对于四位参选人的评价,真要排序,最安心的是侯友宜,其次是赖清德,过来才是柯文哲,最后是郭台铭。
就美国本位来看,最想要的是蔡英文路线的延续,因为美方认定蔡英文是“安全的”。美方视蔡英文的“安全”来自于其两类特质的结合:蔡英文过去是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培养出来的传统技术官僚,再配上民进党台独路线,这在美国看来会有平衡作用,继而给予肯定。对美国来说,蔡英文技术官僚的出身背景,存在了一种“蓝”的特质,但也不是统一派,美国政府需要一个理解国际局势是要能被控制的人选,因此就算背后有民进党台独倾向的压力,蔡英文也可以一定程度踩下煞车。因此蔡英文路线得以受美国肯定。我把这视为一个方程式。
那为什么美国政府对赖清德无法放心?赖清德在美国眼中就是一个务实台独主义者,配合民进党背后支持的力道,美国自然会担心赖清德上台会加速往台独倾斜。从中美大局看,美国并没有寻求与中国正面交战,如果要与中国正面交战,那赖清德的“绿配绿”没有问题,但美国朝野都没有这样的意图。
反观侯友宜,其背后固然是蓝的路线,美方对此当然也会有些疑虑,但侯友宜本身也非传统国民党路线出身,甚至在美方看来,侯友宜还带有“台派”风格。美国在意侯友宜的观察点,在于他是否带有统一倾向,在侯友宜访美后,美方判断了他并非统一路线者,这一点让美国得以放心。
所以,套用刚刚“蔡英文方程式”(浅蓝技术官僚+绿营背景)来看侯友宜,反而是有点中间、甚至偏绿的台湾色彩,配上蓝营背景,这样的调和对美国来说,侯友宜比赖清德还更贴近于“蔡英文2.0”。这也一定程度反映在侯友宜访美后,获得美国智库学者普遍的好评,因为美方在意的差别在于“浅蓝配绿”还是“浅绿配蓝”。
至于柯文哲方面,倒不是其个人魅力的问题,而是民众党无法给予组织性的支持,始终无法将两岸政策与外交路线传递给美国了解。众所周知,柯文哲擅谈理念,这在台湾代表改革,效果或许不错,但听在美国耳里,等于没说,充满不确定因素,除了一句“两岸一家亲”,其他都显得空洞。加上柯文哲两度访美,事实上并未收拢美方好评,“他不是一个受欢迎政治人物的样子”,少有具体、务实畅谈政策与政见,不太能清楚回答美国的问题,因此影响了美国对柯文哲的评价。
简言之,柯文哲一人领导的民众党不若国、民两党有长期一贯的政策立场,美方对民众党路线依旧陌生,柯文哲访美谈的多是理念,表现民众党的不蓝不绿、寻求新政治、要改变,但讲到两岸关系、国防军购等美国想要了解的议题,以致预期未来合作的可能性,柯文哲的应答就让他失了分数。
赖清德当选 台湾命运交由输赢决定
香港01:就现阶段来看,一旦蓝白整合未果,赖清德当选的机率就相当高,结合您一直强调的中美大局,台湾大选态势的后续走向您怎么观察?
翁履中:不同于过往几届台湾大选的胜出者,至少能获华府与北京一定程度的属意力度,或至少能够接受,如果赖清德真的当选了,他的属性恐会是第一个同时不受北京与华府偏好属意的人选,这是我很担心的一点。
我与在华府的中美学者过去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大家的共识都是:一旦赖清德当选,未来将由中美之间的赢输来决定台湾命运,台湾将尽失话语权,落得一点声音都没有,因为再也不需要听台湾讲什么。
美国当然清楚北京反感赖清德的政治路线,纵使美方表面上依旧支持台湾民主,但考量综合风险,美方也会同步加速所有与台湾有关领域的整理,做出因应的改变,比如快速降低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依赖,抽离重要的利害连结。
北京方面则可预料加速军事准备,因为一旦赖清德执政,未来实现和平统一的难度只会更高,这会迫使北京放缓大国外交的步伐,回头先处理台湾问题。
事实上,台湾内部应该要清楚,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当中,就是一个子议题,一旦台湾动作太大,大到北京认定必须处理,对台路线自然转趋强硬,如果台湾内部出现一些变数,像是在野阵营在大选中获胜,那北京就可能倾向先处理好同世界其他大国关系,例如中美、中欧与中非关系,尤其国际格局已然变化,不再是美国说了算,中国自然也很想抓住这个机会,在全球地缘政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那就不见得非要先处理台湾问题不可。
如果解放军包围太平岛 台美如何应处?
香港01:针对台湾大选在选前选后的安全风险,美国政学界是否有做出什么评估?
翁履中:台湾一直将自身的安全问题寄托在美国来援的想像上,像是台湾一直喧腾美国“弃台论”与否,其实取决于美国国力的强弱,而非美国两党政客的友台或反中意志。
如果美国国力依旧,足以力压北京,那台湾牌就是可以继续对北京打出的牌,但现在客观的美国国力并不具有一方力压所有国家的实力,且美国民众对国际事务并不想理会,大部分的美国人眼里只有美国,美国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可以放弃的。台湾一直幻想美国会保台,但历史告诉我们太多次,美国在关键时刻,就是什么都不管。纵然美国内部调查,有40%美国人表态支持出兵保台,数据也来到了史上最高,但这是在目前非战争状态下的调查结果。台湾在评量自身安全问题时,不应该对美国有太多想像,尤其美国内部政治都吵不完的时候,美国会为台湾尽多大的努力,哪怕朝鲜半岛爆发战争,美国会多大程度去帮助韩国,其实都应该要被存疑。
当然,北京与此同时也会盘算美国会介入台海安全有多深,美国智库最近确实有在讨论,如果赖清德当选,北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有一个假设迄今一直无解,就是如果赖清德1月当选,到他5月就职之前,北京在期间发动战争演习,包围南海上的东沙岛与太平岛,台湾应该如何处置?
这困境在于,一旦解放军包围东沙岛与太平岛,台湾应该派兵去救岛上的三五百人?台湾要火力支援吗?还是因为太远了、鞭长莫及,决定撤兵?另一方面,美军是否要投入军力去救援?又若解放军“弄假成真”,真的占领了太平岛,台湾要放弃吗?这都还不上纲到爆发台海战争程度,只是军演包围,而且是距离台湾相当遥远的一两座岛,如果北京不挑战台湾一直挂心的金门马祖,而是南海上的这两座小岛,台湾如何回应?
就美国立场来看,可以很清楚判断出,为这两座小岛出兵的成本太高,并且无法评估后续发展会当如何,美国出兵救援等于同中国开战,这成本太高了。反之,如果台美不前往救援,台湾最终放弃太平岛,这等于放弃主权,北京将成功对赖清德下马威,也直接打击台湾民心士气,台湾社会也会反身质疑民进党政府所称要守护国土的承诺。
当然,北京一旦这么做,台湾内部民心一定会对北京反感,但就像我一直说的,北京眼见赖清德当选,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下降,大可“一不做二不休”;而台湾社会反感北京的同时,事实上也会激发台湾内部正视并思考,在中美大局为上,与硬实力的碰撞下,台湾其实力有未逮,没办法做出什么事,这对北京而言也不见得没有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