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方案”的多元性才是台湾考验

撰文: 陈郑为
出版:更新:

北京“武统”台湾的话题成为显学,对于北京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招致西方穷兵黩武指责的同时,也表明西方、台湾今朝终于正视了北京对于国家一统势在必行的决心,给予一定的“respect”。

回顾两岸关系发展过去三十年来起伏跌宕,曾经无限向好,也数度剑拔弩张,但“武统”一词跃上版面左不过2019年迄今的事,直接取代了上世纪90年代北京对台“文攻武吓”的张力。

细究“武统”取代“武吓”,无疑是两岸政经与军情变化的必然结果。相较于“武吓”,“武统”的指向性更为强烈也更加具体,但习惯于“武吓”不过尔尔多年的台湾众民,如今回应“武统”之说,“保台”琅琅上口,内里却显得底气不足,根本肇因于台湾集体对于“武统”的理解力十分匮乏。

央视旗下公众号“玉渊谭天”4月9日下午发布由东部战区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动画影片。影片显示,来自陆上、海上和空中各个方向的火力直扑台湾本岛,覆盖范围广,打击力度大。官媒解读,这一动画制作精准地描述出解放军陆、海、空火力从不同区域对预定目标进行多波次的精准打击。(截图自微博视频号/东部战区)

综观北京对台从过去的“武吓”走到今日的“武统”,而台湾也同步接收并接受到了这般变化,这基本表明台湾对于台海战争的既视感已然增强,对于两岸统一的既视感也放大到历史新高。但台湾官民对于战争与统一的既视感,其想像却一同贫瘠。相当程度来说,这是台湾人的非战之罪,毕竟台湾承平许久,对于战争的想像早已无从想像,只能从远方胶著的俄乌战事得到灵感。但台湾与乌克兰既可比,也不可比。就最现实的地理条件来说,乌克兰与欧陆平坦接壤,俄乌战事爆发初期,大批乌克兰人得以跨越边界逃往邻近他国避难,但台湾海岛一座,一旦两岸爆发军事冲突,身处孤岛的台湾人便不比乌克兰人,这才是台海战争最直观且第一时间的既视感。

其次,再就民进党政府近年大肆对美军购、著手国防自主、延长服兵役年限,甚至引领舆论讨论起两岸战争不仅限于海上,而是进逼到巷战阶段,但对于战争印象几乎空白的台湾人而言,只闻巷战的刺激却不知巷战的高危,皆可谓台湾人对战争与性命的不够尊重。台面上的政治人物,由此谈及和平,失之重量,徒视人命如鸿毛。

2022年12月27日,蔡英文主持“强化全民国防兵力结构调整方案记者会”,宣布义务役兵役从四个月延长至一年。(台湾总统府)

再就台湾人对统一既视感的错置,相对过去武吓的恫吓性质,更多是吓阻台湾勿独、勿要轻举妄动,台湾官民对此心迹“感同身受”,但到了今日,台湾人面对“武统”四年,对于“武力途径实现统一”的路径思考始终过于平铺直叙,唯一的想像就是解放军大举攻台,最后拿下台北实现了两岸统一。四年下来,在两岸已然进入“准统一”关系势头下,台湾社会抱持的依旧是一心拒绝统,而非就统的武力途径进行多元揣摩。

试问解放军未来军演如果不只是五天、十天,在对台进行围绕式封控的同时,发出通牒要求台湾必须与北京进行政治谈判?“以武促统”算不算一类的“武统”?前车可鉴,1949年的“北平模式”正是如此。不论这类的说法在台能否成为主流讨论,兵临城下的“以武促统”,解放军已经具备基本的实施条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对台讲话,多番重申两岸和平统一,但亦表示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资料图片)

再者,在“北平模式”之外,学界也已有不少人提起“以武促统”的“西藏模式”的可能性,意即兼采和平与非和平手段,透过一场决定性的战斗或战役使分裂势力看到负隅顽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最终只能接受和平解决的方案。就台湾官民当前的舆论氛围看来,“北平模式”气候尚且不足,真要打一场仗才能指向未来的“西藏模式”似更具有参考性。

1949年11月23日,毛泽东提出“解决西藏宜早不宜迟”,这与习近平过去言说“两岸政治分歧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异曲同工,台湾没有本钱等闲视之。诸如台湾舆论过去始终言说北京对台独亮剑,包含惩戒台独政客与企业、反独促统云云,但北京对台统一大业的重点已然番篇,反独早已不是新鲜事,台独被点名制裁后的犹然欣喜,显得不知魏晋。北京对台的举措,早已跳跃了反独,可以直接方方面面以促统视之。自去年前美国众议院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后,解放军多次操行环台军事演训表明,北京已经掌握了操之在己对台海周遭的管控能力和封控能力,而这种能力本身就是北京推导和平统一有效的手段。当台湾还在宣扬民主阵营不能失去台湾、“矽盾”保台论调时,北京已经挑明了随时可以进行对台封控,也是北京对台和战两手、尤其是针对“武统”的铺垫。

两岸统一是中共继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之后最后一项涉“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图为蔡英文出席嘉义空军基地活动。( 台湾总统府)

相对于此,台湾对于两岸提前进入“准统一”关系、北京对台由“武吓”转进“武统”等的变化,综合反应慢了何止一拍?尤其时间并不站在台湾一边,与其在珍贵的时间里一心抗拒统,深度思考何谓“武统”?又“武统”方案的多元性或将如何表现,或许才是台湾还能善用自身筹码的最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