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DNA藏电脑病毒 口水变黑客工具 齐泽克忧技术终连接人脑
这似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科学家再一次令到人类的幻想有可能成真。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引起了科技界的热烈讨论。科学家将一电脑病毒藏在一段DNA之中,更成功用这段DNA骇入电脑系统内,成为全球首次成功利用DNA骇入电脑系统的案例。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河野忠义(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报告,称研究团队在他们从网上购买一小段他人的DNA,然后重新排序加入恶意软件,然后交由电脑控制的DNA测序仪读取遗传数据时,成功获取那台电脑的“全部控制权”。
这项研究的启示可说有两大层次,先是电脑安全方面,然后就是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从电脑安全方面而言,现时科学家要处理及分析大量DNA数据时,必定会将DNA排序数码化才处理。然而,这些处理DNA数据的软件,大部份都是开放程式,并没有得到最佳的安全保障,令到这些软件极易受到病毒感染。研究团队解释:“很多这类程式是由C和C++等语言编写,除非撰写时非常小心,否则通常都有安全漏洞。”
这项技术将会在8月16至18日,于有全球四大安全会议之称的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大会上展示。
以DNA储存数据 成本更低
研究人员警告,黑客有朝一日可以制作虚假的血液或唾液样本,以此入侵高等院校的电脑,窃取法医实验室的信息,或者感染科学家之间分享的基因文件,建议今后进行DNA的序列检查时,增加安全检查措施,以防止DNA样本植入病毒。
DNA纪录地球生物的成长数据,科学界近年来亦加紧研究用DNA储存电脑数据,据悉目前1000克的DNA已经可以储存2.15亿GB数据,约等于于168万部128GB iPhone的数据储存量,微软更计划在2020年将DNA储存系统投入于数据中心的运作之中,专家指未来以DNA储存数据成本更低。
DNA病毒制作过程十分复杂
究竟研究团队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要了解电脑数据与DNA的异同。电脑的程序语言由二进制数字0和1组成,需要记录在硬碟等载体上。而DNA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是以实体方式存在,其中的一大特征在于两条“骨架”上的碱基配对,A配T、C则G。这种配对方式形成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而碱基的排列次序则构成各种不同的基因和信息。
因此,制造DNA电脑病毒的过程亦十分繁复。研究人员用特定的翻译语言,把程式语言翻译成DNA(A=00,C=01,G=10,T=11)。而在排列数据中,需要保持DNA的配对方式维持结构稳定,亦要被DNA测序仪解读才可成功。
仅在特定情况下才能成功
不过实验也有不少的限制性,目前转录电脑病毒到DNA,再成功入侵网络的成功率只占总实验次数的37%,比率只占较低水平。研究人员承认,为了提高病毒入侵的成功率,他们创造了最有利机会:关闭了网络安全功能,以及加入生物信息程序很少使用的漏洞。
齐泽克不担忧DNA病毒 反畏惧人脑与电脑直接相连
这种以生物科技技术骇入电脑,发展至最终能否让人类的DNA直接与电脑及网络世界相连,让人脑骇入电脑,同时又让电脑可反骇入人脑,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亦是第二层启示。
著名哲学家齐泽克(Slavoj Zizek)就此实验作出回应,称此技术“不一定是坏事”,但最担心的是技术最终能令人脑与电脑相连。倘若成真,人类最终将失去自我意识 ,齐泽克说:“ 即使是(社会奉行)最糟糕的纳粹主义,你也可以有自己内在想法,当权者亦无法完全控制你的思想...假如我们的大脑和数字网络之间有直接联系,我们将失去了内在的自由。”
他警告,很快电脑就能控制人脑,并误导人类,令我们相信我们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这样的话,人类将丧生自主性,并与机器无异。
齐泽克更担心人类会沦为科技附庸:“通过DNA发动电脑病毒攻击,意味著我们的DNA只是另外一种电脑程序语言。”
最终,齐泽克将讨论提升至哲学层次,“我们的身份是否完全由DNA决定?”,“在某程度上来说,我们已发现我们从不自由……我们的自由只是个幻象……”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