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胆结石患者易罹患胆囊癌? 专家揭肥胖高血糖10大危险因子

撰文: NOW健康
出版:更新:

许多人听过胆囊结石,发作时痛到在地上打滚,但胆囊也可能长出坏东西,台湾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胆囊癌。胆囊位于腹腔深处,很难透过触诊发现异状,不少患者是在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与体重下降、右腹出现肿块、黄疸等不适症状时,就医检查才确诊。

胆囊癌好发年龄在60至70岁民众,女性多于男性,约3比1,有些人以为胆石症或胆囊炎症状为主要表现腹痛、恶心、呕吐,但也有病人则完全没有症状,在健康检查时,影像检查才意外发现罹癌。

▼生胆石常见症状: (按图👇👇👇)

+6

相关文章:胆结石|常太饱太饿易生胆石?食油腻右腹痛8症状胆囊一定要切?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表示,发生胆囊癌的原因至今依然不明,有著各种假设,例如,胆石症之慢性刺激、胆汁滞留、感染原、炎性肠道疾病,或者原先良性腺瘤恶化而来,但均未能证实。至于胆结石是否会导致胆囊癌?赖基铭指出,长期追踪无症状胆石症患者,仅有不到百分之1之病人罹患胆囊癌,因此这项说法是否可信,仍有待证实。台湾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卫教资料则整理出胆囊癌10大危险因子:

▼胆囊癌10大危险因子(按图看清👇👇👇)

+6

- 女性
- 年纪大于65岁
- 肥胖、高血糖
- 经常曝露于致癌物之中(如二𫫇英(戴奥辛)、吸烟等)
- 胆囊腺瘤、胆囊钙化
- 原发性胆道硬化症
- 胆囊慢性发炎
- 慢性感染沙门氏菌或幽门螺旋杆菌
- 先天性胆道囊肿
- 不正常的胆管胰管接合

临床显示,超声波扫描是诊断胆囊癌的最佳工具,方便可行且不具侵袭性,目前为筛检胆囊癌的第一线工具。确诊后,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还不错,但如果癌细胞转移至肝脏、肺脏、骨头等其他器官,术后还需合并放疗、化疗,疗效较差。

赖基铭表示,胆囊炎、胆结石、磁化胆囊、胆胰管合流异常都是胆囊癌的高危险因子,一旦发现胆囊疾病,应积极治疗,如果胆囊内有瘜肉或瘜肉样病变,则需定期追踪检查。

▼养成健康生活及良好饮食习惯,并保持适中体重,可助改善容易诱发胆石症的高危因素,当中包括 :(按图👇👇👇)

+7

延伸阅读:

秋冬季节湿疹反复发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疗困难度

癌友治疗口腔黏膜受损问题多 悉心清洁照护免于并发症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