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前后汤水|汗多疲劳筋骨痛?3食疗牛大力补脚骨石斛滋阴降火

撰文: 张玉如
出版:更新:

行山意外时常发生,抽筋、缺水和酸痛等“后遗症”很常见,中医就分享了数个行山前、后保养的汤水,有助行山前增强肌肉、行山后补水下火和松筋!
撰文:注册中医师倪咏梅

现在不能外游,大家都选择假日行山来放松一下。行山属体力活动,本身没有运动习惯或一向在冷气房健身的都市人,其实不一定能适应香港炎热湿焗的户外天气,而且很多网红山径往往是四、五小时的中长途,本身体力不足或装备错误的话,不但容易受伤,更易中暑。

身为中医,以往都常上山寻找本地草药,行山经验也有十多年了,也考取了一级山艺课程证书。其实要安全开心行山,首先要准备好行程(不要过分依赖手机地图,以免手机没电和接收不到讯号)、不要高估自己体力和不要独行。另外,行山前可以饮一些汤水增加体力,行山后汗出过多也有补气补水的汤水。

【行山前准备】

行山需要有足够体力和脚骨力,牛大力鸡脚眉豆花生汤有助为行山做准备,可于行山前一天饮用,以提升肌力。

▼牛大力鸡脚眉豆花生汤:(按图👇👇👇)

+1

【行山后出汗多及疲劳】

行山少不免流汗和出现疲劳不适,行山后或翌日可煲花旗参生津饮,以补充流失水分、改善疲劳、身热和口干问题。

▼花旗参生津饮:(按图👇👇👇)

+2

【行山后肌肉疼痛】

行山后出现肌肉酸痛,除了多拉筋放松筋骨,行完山当天或翌日可饮用粉葛白芍松筋汤,养筋强肌肉。

▼粉葛白芍松筋汤:(按图👇👇👇)

+1
行山杖分直柄、T形柄两种,直柄让手部掌握较稳、容易发力,是较专业类型;T形柄则让手部放置较舒服,适合一般晨运、短途步行。(资料图片/颜铭辉摄)

行山贴士

.女士行经期体力会较弱,尽量不在夏天间行山

.暑热伤心,有心脏疾病人士勿于酷热天气下行山。同时不宜行没有树阴的山,或汗出太多

.关节于行山后会疼痛肿胀,表示关节已受损,应治疗好后再行山

注册中医师倪咏梅(撰稿人授权提供)

相关文章:行山|易膝痛筋膜炎预防4招点拣行山杖?行山前必做3个动作防抽筋

+8

相关文章:【肩颈痛】肝郁遇人多都颈痛?纾缓头颈腰痛6穴位搓热只手更见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