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唱片不敌时代巨轮濒全线结业 黄志淙感婉惜:大趋势系咁!

撰文: 黄浩晋
出版:更新:

又一间唱片店不敌时代巨轮!

屹立香港29年、“香港唱片”(Hong Kong Records)宣布,旗下金钟太古广场分店将于下周三(6月27日)结业,往后仅余尖沙嘴海港城分店继续营业,它的结业,令不少网民概叹,因为从今又少一个让人驻足试听不同唱片的地点。

80年代金钟起家

据资料显示,香港唱片由热爱音乐的萧劲展创立,前身是小型唱片店“Do Re Mi”,早于1985年已在金钟廊开业,4年后迁店至对面的太古广场,彼时店舖面积只得200呎,及至90年代初期,小店易名“香港唱片”,走高雅格调,由于选址决定顾客群,故很快已变成中产乐迷聚脚地,店内除了一般唱片外,另设爵士与古典音乐专属房间,让一众发烧友专心寻宝,另一方面,它是香港较早期同时主打唱片及影音产品销售的唱片店。

“香港唱片”的中产格调,坚持以音乐为主,与萧劲展先生有莫大关系。萧劲展原为香港管弦乐团的小提琴手,曾为罗文、Bee Gees等巨星演奏,及后因一次意外无法再拉琴,所以转行唱片零售。正因如此,店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试听环境,而且大家进入店内会自然地感受到那份对音乐的执着。

香港唱片太古广场店将于下周三结业。(香港唱片facebook图片)
香港唱片是现存较少有主打音乐及影音产品的唱片店。(香港唱片facebook图片)

黄志淙:唱片业渐复苏不感绝望

回望过去将近30年起与跌,其实就是侧写本地唱片零售兴衰史。

过去3年,“香港唱片”面对亏蚀及营商环境转差,现为董事总经理的萧劲展先生曾接受媒体访问时指:这行业看不到前景,并暗示海港城店亦可能无法维持,随时关门大吉。1990年代,香港唱片业极之兴盛,不少国外大型连锁唱片店进驻香港,如美国的Tower Records以及英国的HMV,但前者于铜锣湾时代广场的分店已于2006年结业,后者则于2013年易手予萧定一旗下的中国3D数码娱乐,并积极转型为Lifestyle百货店,反观本土经营“香港唱片”依然以音乐为重心。

对于“香港唱片”结业在即,资深音乐人黄志淙接受《香港01》访问时说:“的确感到惋惜,但唔系好绝望,个大趋势都系咁,但总算系留低过光辉。”

唱片店结业,令人联想到是否音乐串流平台大行其道,令普罗大众再没意欲购买实体唱片?对此黄志淙认为这个现象不能过份批判,可以做的是教育与推广:“而家可以做嘅就系教育同推广,尝试感染更多人,明白实体碟呢个载体系一件艺术品。”

又一唱片台结业,黄志淙对此感到惋惜,但没有对整个行业感到绝望。(黄志淙facebook图片)

教育才是出路 实体碟具珍贵价值

他继续解释,认为音乐产品数码化变得普及后,听歌生态已完全变了样:“对大部份年轻人嚟讲,音乐系一种免费娱乐,音乐系一个Digital File(数码档案)嘅载体,加上Streaming(串流)几十蚊一个月无限听,甚至有人唔畀钱㖭,同我哋嘅年代唔同,经历过黑胶、Cassette带同埋CD。”

他认为虽然这个学习过程可能会较长,唯有薪火相传,也许将来年轻人有能力负担时,会懂得欣赏实体碟。加上经历过低谷后,近两年全球音乐行业开始复苏,不似早几年“插水式”下跌,亦有赖于串流平台的普及,两者可谓相辅相成,所以对他而言,前景并不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