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自闭症男生加入帆船队后蜕变成引导者 大风大浪仍无所畏惧
现时中四的文匡在幼稚园时确诊自闭症(ASD)和专注力失调及过度活跃症(ADHD)。不擅长运动的他机缘巧合下于2年前开始参加由慈善团体举办的“亲切共融帆船队”,与一位主流义工搭档参加各种帆船活动和比赛。初时文匡沟通能力较逊色,不喜欢与陌生人相处,亦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使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与拍档沟通。但随著帆船运动中与不同人相处,文匡的表达能力和主动性都进步许多。他于今年10月代表帆船队参加了在葡萄牙举办的国际锦标赛,亦在帆船队中担任义工,与其他SEN学生搭档参与帆船活动。
手脚协调较差不擅长运动 爸妈说服参加共融帆船队
文匡于K3时确诊专注力失调及过度活跃症(ADHD)和自闭症(ASD),医生评估他的大小肌肉控制、手脚协调较弱,所以不太擅长运动。文匡表示:“我在学校跑步总是最慢的人,小时候也经常跌倒。”
文匡性格比较内敛,以前只愿意参加有家人陪伴的亲子活动。尽管运动能力较逊色,但在热爱水上运动的爸爸的带领下,他亦开始参与龙舟活动。有一次他与爸爸参加了由社会服务机构亲切举办的亲子龙舟活动,义工推荐文匡参加“亲切共融帆船队”,每一队都由一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学生与主流义工组成。虽然不是亲子活动,但爸妈觉得机会难得,亦感觉差不多是时候让儿子学习独立,所以希望他能参加。文匡妈妈表示:“知道不能和爸爸一起参加后,文匡十分抗拒,但我们鼓励他即使不是亲子活动,全家也会支持他。”最后在半强迫半说服下,文匡终于愿意去尝试。
性格内敛不擅言词 讨厌与陌生人接触
文匡不喜欢与陌生人接触,起初参加帆船活动时,即使对拍档的操作有疑问也不敢表达。妈妈指文匡比起自己,更会顾虑别人的感受:“他害怕说出口后会让别人不高兴,或影响到他们,所以会将想法放在心中。”
由帆船队成员变为义工 搭档SEN生进行活动
两年多的帆船活动增加文匡与人沟通的机会,他的主动性、沟通能力、接受能力也进步不少。他从前害怕与陌生人沟通,现在却会主动与人聊天,甚至在帆船队中担任义工的角色。妈妈表示:“他与其他SEN生搭档进行帆船活动,因双方同是SEN学生,虽然在言语沟通方面或许不太顺畅,但正因为能彼此理解,反而衍生出他们独特的相处方法。”
文匡指自己虽然能独自完成帆船赛事,但仍坚持贯彻“共融”的主题:“纯粹为了胜利的话,其实我不用跟别人合作,但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家都有机会尝试不同事物,所以我会配合拍档一起去完成。”
参加国际锦标赛 与拍档沟通、讨论顺利完成赛事
在今年10月,文匡与一位新主流义工拍档代表亲切共融帆船队出战在葡萄牙波尔蒂芒举行的Hansa帆船国际锦标赛。葡萄牙锦标赛的比赛路线、风势、雨势与香港完全不同,妈妈回想起当天的情况仍胆颤心惊:“当天比赛开始时天朗气清,然而途中天气骤变,变得风雨交加,我在岸边看著也非常害怕。后来我问文匡是否很可怕,他却回答:‘不害怕’,让我十分惊讶。”
尽管是第一次合作的搭档,但文匡的沟通、表达能力比两年前提升不少,也愿意与拍档互相讨论,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会勇敢询问。见证著儿子的成长,妈妈也感觉十分欣慰:“除了在帆船技巧上的进步外,我感觉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不少。我曾经建议他未来可以到外国读书或参加交流团,他都明确拒绝,因为觉得去外国旅行必定要跟家人去。但最近从葡萄牙回来后,他觉得拥有走出香港,见识世界的机会也不错,变得不会那么抗拒。”
儿子成长有目共睹 妈妈望将所得回馈他人
儿子的转变有目共睹,从最初不擅长运动、不愿意独自参加帆船活动,再到后来逐渐接受,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亦对自己开始有要求、目标,妈妈指非常感恩,透过帆船活动的经历让他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长。
文匡希望自己未来在帆船方面的技术能够更加纯熟,妈妈亦期望他可以参与更多大型赛事,多获取经验,“除了希望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更希望他能将接收到的知识、经验分享出来,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文匡般幸运,所以要学会感恩,回馈他人,让别人也有所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