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有条件奖励?3个育儿方式错得离谱 却竟获很多人吹捧
没事刷短新闻时,总是能刷到一些“另类”的育儿方式:
比如面对孩子公共场合打滚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想喝杯奶茶。
比如孩子玩玩具不好好吃饭,妈妈尝了尝孩子碗里饭说“还是你的饭更好吃,我要把你的都吃掉”,孩子要也不给,谁让你刚才不吃的,直到急得孩子哇哇大哭。
比如出门走累了,孩子想要抱抱,妈妈说“我也好累啊,宝宝可以抱抱我吗?”、“你都不抱我,你不爱我了”。
搜索类似的视频,不管是播放量还是点赞量都非常高,而且从评论区来看,大部分人都是肯定的。
很多人都在这种方法中感到了“爽”,都是第一次当人,我凭甚么惯着你?所以,这种不憋屈又简单易上手的方法,很容易就吸引大家争相效仿。但很多网上流行的育儿方法,虽然看上去效果显著,但可能会带来很多副作用,也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创伤。
相关文章:“快给我滚!”奀皮兄弟无礼赶走食客 被拍片公审孩子妈妈也回应
1. 以毒攻毒式反向育儿
反向育儿是近几年很流行的一种育儿理念,主打一个用魔法打败魔法。
孩子晚上看电视,不写作业,那就让孩子看个通宵;孩子沉迷游戏,无心学习?那就请假一周打游戏打到够;孩子不睡觉非要出去玩,那就带孩子暴走到天明,想睡都不行。
这种以毒攻毒式疗法,看似让孩子体验到了后果,意识到了错误。但把握不好度的话,那便是一种惩罚性交流,而不是教育性交流。因为很多人跟风使用反向育儿时,不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而是抱着“让你吃点苦头”、“看你出糗”的惩罚或敌对心态。
这种心态在孩子后悔的那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或嘲讽“你不是说要一直看电视吗?接着看啊”、或苛责“都说了让你穿衣服,现在知道冷了吧”、或斗气“你不是想玩吗?就让你玩个够”……
怎么看,都不像是为了教育,而是来自上位者趾高气昂的“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你”。抱着这种心态的“教育”,它不是教育,更像是一种惩罚和虐待。这样养大的孩子会更叛逆,也更容易情绪崩溃。因为虽然孩子知道下一次不能这么做,但他依然不知道下次到底该怎么做?
如果感情缺席,再好的教育方案都是没用的。如果孩子对你的信任崩塌,甚至带着恨意,就算现在变得听话,将来也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反抗回来。
金惟纯先生有本书叫《人生只有一件事》,里面有这样一段表述:如果孩子是喜欢你的,想要成为你的样子,那这就是你做父母最大的成功。当时读到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孩子才会喜欢我,将来才会想成为我。”
至少,肯定不是这种来自上位者的蔑视和嘲讽。
2. 谁还不是个宝宝了,我凭甚么让着你?
现在逛街,经常会看到,孩子在路上想要一个玩具,父母不同意,孩子哭。家长就抱着手臂在旁边看着,不哄也不抱,就在一旁冷冷看着;还有放下娃转身就走,急得孩子在后边,边追边喊妈妈。
很多年轻的妈妈,养娃都追求一个公平:“谁还不是个宝宝了?我妈平时还让着我呢,我凭甚么让着你?”所以,当那些未经驯化的人类幼崽们,带着不加掩饰的欲望像父母伸手:“我要这个!我现在就要”时,很多人为了不“纵”孩子,变得“格外”有立场。
说不行就是不行!
说不买就是不买!
说不给就是不给!
我能理解面对孩子无理取闹后上头的心情,但拒绝孩子的要求可以,千万不要拿小孩的感情开玩笑。冷漠围观或假装抛弃,孩子每次都会妥协是很爽,但那种被抛弃、被孤立的感觉,孩子真能记一辈子。若干年后,孩子不会记得他没买到一个玩具、没吃到一个冰激凌。但他永远会记得,父母抱着胳膊冷漠围观的眼神,和头也不回就走的背影。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他从你的语言和神态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冷冰冰”,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否定中。
孩子哭,刚开始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那个东西,后边通常就变成了“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的试探。越是不确定,越会哭闹着试探,越是得不到,越想要拥有。小时候,他们还能“没皮没脸”的撒泼打滚闹一闹,长大后,孩子越来越有自尊,你就听不见孩子的声音了。所以这种时候,真的很想请出那句,说出来会被嫌弃的话“他还是个孩子啊”。
那就因为他小,我们就要让着他吗?当然了,不然呢?不然人家为甚么给你叫妈?
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也能瞬间做到理性分析、严谨思考、接纳现状、调节情绪。
当然,很多人也不是不能让着孩子,而是希望能利用这一招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知难而退,因此表现的“有教养”,不要变成“熊孩子”。但有教养的孩子,一定不是逼出来的,而是被爱滋养出来的,被温柔以待出来的。
反而是,长久被延迟的孩子,物质欲望和被爱的欲望不断被压抑,更容易出现,越得不到的越想要。这种欲望,一旦父母不在场,便需要释放。所以很容易出现你给不了,那就换个“对象”求助、换种“方式”去要。
物质与爱,都是如此。
相关文章:弟弟哭闹2个半小时 爸妈大崩溃 6岁哥哥尽显高EQ反过来安慰爸爸
3. 提要求,交换需求
我们这代父母呢,人权意识提高了,但包容性变低了。凡事都主打一个“不吃亏”——想得到你要的,就必须做到我说的。又想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需求,又想趁机教育。所以很多家长啊,往往喜欢在孩子提出需求时,趁机附加一些前提条件:
.想吃零食,那就中午好好吃饭,不然就不给你;
.想晚上去公园,那现在必须老老实实睡觉,否则就不带你。
如果孩子的生存模式,是我必须付出些甚么才能交换满足,这会让孩子觉得“想要的欲望”是有代价的,是必须要牺牲或做到些甚么才能获得。这是非常有毒的一点啊。
办公室有一位90的小伙伴,每次大家点奶茶或是想吃个小甜点,她都很少参与,问起原因,就是改天吧,等任务完成在犒劳自己。但其实,下了班她也不会买。别人邀请她去探店、旅游,她也总是说,下次吧。
她真的不喜欢奶茶,不喜欢旅游,不喜欢参加朋友的社交活动吗?不是的。
她说,自己就像对快乐、幸福的事过敏一样,哪怕再小的一点快乐,都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总觉得自己该付出很多努力,取得很多成就,才有资格享受这些。
究其原因,可能是父母从小到大的严格要求吧,小时候每当她提出想要甚么的时候,妈妈都会拿个小本本记下来,然后等价交换成一些条件:想要吃零食,就必须照顾弟弟;想要看电视,就必须晚饭后洗碗。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她长大,后来她从母亲的手上接过了这个本子,每当自己需求时,也都会在心里先圈定一个目标,完成了才能奖励自己。但其实,哪怕是这次完成了,也会有下一个要求,最终自己每一次快乐或享受,都像是偷来的一样。
做父母,永远不能让孩子感觉,他要的某件东西,是求来的。这会让孩子内心留下巨大的匮乏感,这种匮乏不是孩子得不到的那个洋娃娃、零食,而是让孩子觉得,“想要拥有任何东西”是有条件的、不对的、羞耻的,或者“我不配”。这样的孩子,长大是非常容易被他人威胁的,而且被威胁不自知,还认为是理所应当。
只有当一个孩子的很多需要都能被及时回应和满足,他才会慢慢变得有耐心、愿意等待,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因为,他知道,暂时得不到也没关系,自己总能拥有想要的东西的。这是一种高质量的自我关系,不会内耗,也更容易收获快乐和幸福。
(虽然这个期限有点长,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得不到就要哭、做不到就要闹,未来十几年,这都将是他的主旋律,这一点,作为父母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管教孩子从来没错,但更该让他知道,教育和爱从不违和。
我们是CC爸妈,家有一双儿女CC&DD。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生;
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延伸阅读,更多教育子女建议】
孩子狂喊叫他“冷静别哭”伤害双倍上!这5话倒能让他们逐渐平静
【本文获“CC爸妈”授权转载,微信公众号:cc-b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