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的“低分高能”大儿子 要如何冷静?丨德国红蕃妈妈

撰文: 德国红蕃妈妈
出版:更新:

大儿子把最新测验卷拿来,其中一个四分的部份,只拿了半分,旁边有老师写注:“喂喂,这个部分的做法步骤我都写在黑板上,跟著做就可以攞满分了,你为什么不看一下呢?”这类随时令妈妈心跳加速,血压上飊的测验卷情况,屡见不鲜。经过两年多三年的大儿子小学生涯,我的情绪也比他驯得很平和,骂也没半句了。奇怪吗?这么“肉赤”白白失分的场面,我怎么可以如此冷静?因为,吾家有位低分高能的儿子。

(VCG图片)

我的大儿子,在一岁左右时的儿科检查,医生已经跟我说要孩子要好好观察,理由是他的智力和四肢发展超出许多同龄小朋友,建议我注意孩子的兴趣,找些playgroup 之类活动跟他去玩下。类似的活动,香港妈们应该不陌生,甚至普遍得还未到一岁就去上了。于是我陪他去玩亲子体操Parcour和上一些音乐唱游小组。上了幼稚园后,我索性辞去工作,当上全职妈妈,花多时间陪他成长。

幼稚园时代的他,已经出现了社交问题。老师们多番跟我说,儿子完全不能跟同龄小朋友玩,因为他智力很超前,同龄小朋友都无法明白他,幼稚园的教育就是要孩子们建立团体感,但儿子经常缠著大人玩,不愿意跟同龄儿童相处,老师们都颇为头痛。所以,三年幼稚园时光,吾家大哥很多时候都在幼稚园独个儿砌砌图,玩一些独立的蒙特梭利教材,寂寞地渡过幼稚园生活。

(VCG图片)

那时候,我当然跟许多父母心态一样,觉得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总比愚笨好吧。心想以后都不用为他的学业和前途忧心了。然后,在升小一的教育心理学家评估,我就被泼了一盆冷水。那位心理学家神色凝重跟我说,儿子是属于极端聪明的那类孩子,而这一类孩子在学习上会出现严重困难。因为他们走得很前,脑筋灵活,无法在同一课题上停留,变相专注力方面很薄弱。而且,非常不喜欢亦很难做到老师的规范。那时我觉得这位教育心理学家很无逻辑,明明是天资聪颖的孩子,又怎么会有学习困难呢?

儿子上了小学之后,这位专家的评估,如先知预言一样全部命中。

譬如说,作业要求要在方格内内画图案写生字,他就偏偏全部出界。老师出的课题,他总会演绎成超出标准范围的答案。记得一题语文测验题,那是一句句子,不过词语之间没有空格和标点分隔,学生只需要用划线分隔词语就可以完成句子。题目交到儿子手里,他却将全句字母重新解码编排,造出另一句句子。这样,这一题,当然零分啦。

(VCG图片)

幸好,儿子在小一时,老师很快就觉察到他的困难,安排上了辅导班,由老师跟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一起辅导,他上得很开心。而且,老师也很细心留意,知道他专注方面有困难,在课堂上适时提点他“元神归位”,明白他吃力,又会就让他上洗手间洗把脸松口气。在学习方面,鼓励他快点完成课堂作业,然后让他自由看书或做他想做的小玩意。儿子在美术和音乐方面十分有天份,有次老师留意他自己创作手掌书签,赞他做得很漂亮,征求他的同意,让全班同学一起做这个书签挂在班房门上。这些小事,都增加了他的存在感。被认同的感觉,成为鼓舞他适应学习的动力。

其实许多香港社工朋友和教师朋友跟我说过,大儿子应该是资优儿童,该去评估,看看如何支援。我跟蕃爸就觉得类似资优测试,好像把孩子标签了。当我们心中有了“孩子是资优儿”的感觉后,或许在教养上出现偏见。直至他升上三年级,教材不同了,加上三年级换上新班主任,一切新事,令他的学习生活进入低潮,我们做父母,完全进入无助境界,心痛儿子但已经完全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于是上网找资料,读到资优教育专家写的特质,跟儿子对上了。尤其是,许多人认为资优儿一定成𬘬好,原来,许多资优儿,跟儿子一样,不能适应常规教育,反而成绩很差。最后我们还是去做了资优评估。专家做了详细报告,教我们和校方如何支援。感恩的是孩子出生在一个“求学不是求分数”的国度。老师和我们听取专家意见后,知道他的强项和弱势,开始懂得如何支援他。如文首所见的测验情况,只要问清楚他的原因,再耐心提点他就好。

孩子都是一个个的独位个体,甲的教育方式未必适合乙的小孩。其实,专家都是旁观者清,冷静分析,给予意见而已。儿子的小学校长说过,真正的专家,其实就是孩子的亲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一定是父母本身。只不过,我们也偶尔被感情蒙蔽,看不见孩子的优点,认不清爱儿的需要。无论SEN儿童好,资优儿也好,他们也不过是孩子而已。有时我们停一停,跳出框框,又可为孩子找到另一片天空。

红蕃妈妈德国生活纪事

简介:

红蕃妈妈,千里寻夫成功,移居德国十多年,屋邨姑娘跟上德国乡村长大丈夫,育有两名极度恐怖顽劣小兄弟。天天就是跟这对非正常小人类斗智斗力,每晚八时前耗尽他们身上每一格电,令他们倦极入睡,乃红蕃妈妈每天生存目标。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