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平板电脑的童年 德国孩子的木偶情怀丨德国红蕃妈妈
有人会说,德国小朋友都很苦闷吧。除了去花园玩,踩单车或到森林探险之外,一点视听娱乐都没有。电视又不让看,电影一年只看不下一两次,对全球所有小朋友都耳熟能详的复仇者英雄系列也只是知道一点皮毛而已。那还不是非常苦闷吗?我说过,德国家庭的幼童少看电视,也很少接触电影。可是我从来没觉得他们欠缺视听娱乐。德国小朋友的视听娱乐,就是我一说,大家可能把它定类为恐龙级别的木偶剧场。
木偶剧场(Kasperltheater),在德国非常流行,一般社区嘉年华,大节日甚至慕尼黑啤酒节,都会有一角落在演出。而且,非常受欢迎,每次公演,不但预先安排的座位已满,台前甚至路旁两边都有许多小朋友席地而坐,非常墟冚。
慕尼黑市中心就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木偶剧院。剧院由十八世纪中期断断续续巡回演出,直至十九世纪初搬至慕尼黑市中心这个位置。经过二次大战,见证许多历史变迁,即使周遭建筑物重建又改造,剧院仍然屹立不倒,为好几代德国人带来无限欢乐回忆。
早阵子趁剧院开放日带了弟弟去参观。看的不单是木偶示范和剧场介绍,还感受到老一代的情怀。木偶,顾客当然是孩子们。所以,职员们的一门心思都放在孩子上,非常细心留意场内任何一位孩子的需要。在玩抽奖游戏时,职员很清楚认得那位孩子先来,令孩子不会为被人打尖感觉难受。剧院很少,人很挤,在剧场导赏时挺混乱,大家没位子排队,都挤在一个小门前,老太太职员被挤得额角冒汗,我跟几位妈妈问清楚,知道下一轮导赏时间还未确实。
那我们就去坐位坐下等待,反正迫在小门前孩子也辛苦。过了不久,老太太职员走来找我,叫我跟她来,然后她又念著还有一个蓝衣的男孩。原来,虽然我们没法排队,但她认得谁先来,在场内打转找我们去看剧场导赏。这份体恤别人心意,令我感受很深。回想几年前一家四口去香港南区某主题公园玩,被打尖已经是意料之内,可是一群旅客蛮得差点把我们小弟连人带BB车推倒,非常狼狈,身旁的职员应该忙得吃不消,也似是见惯大场面,木无表情继续让旅客挤压,城市人的淡漠也实教人无奈。
不单在香港,今时今日,又有几多主题公园,真的以童为本,将一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老套一句,时代巨轮一直在转动,滑手机滑得把人情味都溜走,不要说游乐场,都市人生活繁忙,小事大事不关自己事都让它擦身而过。若然本身没有孩子或未婚的,更加不能期望别人有同理心。木偶剧场里,不单是老太太职员窝心,也留意到有许多好几位青年在学艺,实在很难得。剧场总监说,慕尼黑木偶剧院是全世界第一个木偶剧院,在电脑化的今天,初稿仍然用人手绘画,先制样板模型才正式做真正木偶。一套木偶剧,就要用上一年时间去筹备。
木偶剧为德国人而言,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份。大人们小时候都是看木偶剧长大,记得鳄鱼出现时曾经跟儿时玩伴一起尖叫,看到笨警察一直找不到贼人时大喊人在哪。因为这些零碎的童年片段很美丽,所以要分享这点幸福给自己孩子。每当家长们看著自己孩子在鳄鱼出现大叫时,身旁的爸妈们都会心微笑,脑海里泛起了儿时跟爷爷或嫲嫲去看木偶剧的回忆。看著孩子兴奋大笑,自己也很满足。木偶没有生命,为它工作的人却把丰富细腻的人情味注满了剧院的每一角,活在当下,实在很难得。
简介:
红蕃妈妈,千里寻夫成功,移居德国十多年,屋邨姑娘跟上德国乡村长大丈夫,育有两名极度恐怖顽劣小兄弟。天天就是跟这对非正常小人类斗智斗力,每晚八时前耗尽他们身上每一格电,令他们倦极入睡,乃红蕃妈妈每天生存目标。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