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资聚贤|延续好奇心、想像力和探究精神
文: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校长孙嘉俊博士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蚂蚁有没有脑?假如浇水太多,多至浸过泥土,植物会不会生病?如果会,过程是怎样?是叶先枯萎,还是根先萎缩?
一个六、七岁的小学生,因为家中的玩具不多,所以会经常留意厨房里的蚂蚁,观察牠们何时会从墙壁或地砖的小孔爬出来,望著牠们井然有序地爬来爬去。若当时的小男孩有一台显微镜,一定会被这台玩具吸引著,用它来观察细小的蚂蚁,了解牠们常常碰来碰去的原因。原来年幼时的笔者已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笔者感恩于大学时遇见两位启蒙老师,得到他们的指导,好奇心和想像力,相信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展。
在大学三年级时,笔者有幸跟随一位神经科学教授做了半年的科学研究,现在还记得第一次与他会面的片段,当时已感受到他对科学的热情,从他不同的分享中也能领略到探究的趣味和创新的动力。半年的学习里,最回味的就是在实验室的生活,从早到晚都在思考脑部发展的一些分子变化,一有时间就会到实验室做个不停。其后笔者在香港大学医学院修读博士学位,延续科学研究工作,开始深入探索脑退化的分子机制。在三年的博士研究训练里,笔者遇上第二位启蒙老师,他经常提醒笔者,做科学研究的人应常问问题和质疑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要小心检视每个实验步骤和严谨看待每次结果。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期待每次的实验结果,这种期待的心情很难用笔墨来形容,它会吸引笔者留在实验室忙个不停地等待它的出现,不似预期的结果就让笔者更感到趣味盎然。科学研究的趣味,对笔者而言就是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找出问题的答案,饶有趣味的就是可以找到自己没有想过的结果。
毕业后,感恩可以进入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担任科学科老师,延续笔者的科学研究生涯,更有机会培育年轻的下一代。前校长在教育上的远见,启发笔者在任教中学不断开拓创新课程,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培育他们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探究精神。笔者所属的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从2004年开始已在课程发展的工作上不断努力,现已建立不少创新课程,包括初中生物科技课程、为科学资优学生而设的神经科学课程和近年获优质教育基金和保良局李树福创意科技教育发展基金支持的干细胞科学课程和实验室项目,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科技、神经科学和干细胞科学等前沿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发展成具有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人才,为未来的科学与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笔者将于2024年3月在本专栏分享属校有关生物科技、神经科学和干细胞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作者: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校长孙嘉俊博士
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简介:
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直资议会)由全港的直资中小学组成,议会以协助直资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体系为目标,让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时可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