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十年女博士不愿回中国发展 言论自由对学术研究更有利?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中国出生长大,却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国青年;虽亦非美国青年,但因在美求学就业,故对西方文化、环境有着独到的判断和了解。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之际,他们在两个大国博弈的“夹缝”中会更倾向于回国还是留美?又如何看待中美就业环境的差异?

此为《中美青年》系列报道第五篇。

中美关系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Reuters)

中美关系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有研究表明,中国预计在2035年前后达到世界银行的高收入经济体的标准,2030年之后,经济总规模或可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青年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有关两国青年就业环境、生活压力等方面的比较,亦时常受到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中国16至24岁青年的失业率高达20.4%,较美国青年失业率的7.4%高出近两倍。面对中国失业率的再创新高,有机会在中美两国就业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会有怎样的就业倾向?

中美青年|斗惨新世代?“啃老”不分国界 负债累累是常态

美国当局早前公布,截至2022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近35万人。李洝作为其中一员,已有近10年的在美留学经历,一路靠自己的努力,从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大学学历),申请到世界排名前15的大学(研究生学历),如今在世界排名前10的名校修读博士学位,她趁今个暑假回国进行学术研究。

接受《香港01》访问时,李洝介绍,因有良好的人脉基础、家中社会关系可以提供更多就业便利,身边有不少同学在美国毕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出生于二线城市的她说,虽然留美工作的签证不易办理,但希望能够自食其力,博士毕业后继续留美,“坦白说,我已经找到比家中提供的更好平台。”

美国当局早前公布,截至2022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近35万人。(资料图片)

主修社会科学博士的李洝对自己今后的事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当一名大学教授。谈及为何更倾向于在美国就业,她首先认为,国内的学术环境甚至整个就业环境对女性“不友好”,“高校更是这样,这是有目共睹的。”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博士在读生有42.4万人,其中女博士17.5万人,占比达41%。同年,男女科研人员的数量比例为100:38。陆媒《财新网》曾引述书籍《妈妈教授》的内容来证实这一现象,“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平衡”这个问题一再抛给女性,但总会引起冷嘲热讽。

书籍序言撰写者、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李秀清写到,“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其实一直存在,无论何种职业、哪种性别、只要男人不会怀孕、不会分娩、不会哺乳这些生物学上的机理没有改变,女性对此的感受必然也会更加强烈。”

中国留学生在美数量位居第一,图为2019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中国留学生团体。(新华社)

中美青年|没本钱躺平、没动力竞争:被现实折成45°的中国青年

李洝又认为,国内大学的教授很难拿到终身制职位(tenured track job),或者说申请的流程较为模糊。但就美国而言,只要发表过独立的著作便有资格申请,“国内的发表最近很困难,需要在出版社有(人脉)关系,且出版书籍时还要将内容分拆成一篇篇论文,更注重量而非质,而在追求量的过程中,就难以将学术做好。而美国则相反,因此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质的研究。”

据了解,终身制教授是一种经聘任后,聘期可以延续到退休,不受学校各种阶段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而且没有被解聘的压力,同时还享受学校颁发的终身教授津贴。

此前,“科研女神”颜宁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全职回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引发舆论热议。(南方日报)

据上海大学曾经发布的《终身教授聘任管理办法》提出,成为终身制教授需满足遵纪守法,爱国、爱党,热爱科教事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术造诣深厚;在社会各界有较大的影响,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声望等。

困在「大厂」危城里的中国青年: 进去的人上不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爱国、爱党”作为申请中国终身制教授的首要条件

根据查询发现,几乎所有中国大学均将“爱国、爱党”作为申请终身制教授的首要条件,李洝亦就此延伸出更倾向于留美工作最重要的原因——“自由”。首先就是政治自由,她表示,如若入党才能发展得更好,就会对学术研究形成诸多局限性,“不应该把政治信仰当成向上晋升的踏板。”她还说,很多中国大学生把入党当成荣誉的标签,但其实根本没有政治意识、更不知道自己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其次是言论自由及学术自由,李洝说,学术研究一定要做到客观,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所以对自己国家的人文、历史充满探索欲望,惟“中国的学术研究环境尚可做到客观,但发表一些言论时就要格外小心。”因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在课堂上称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30万“没有数据支持、只是中国历史小说写作的概述”而遭到开除处罚。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教师宋庚一在课堂上称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30万“没有数据支持、只是中国历史小说写作的概述”。(资料图片)

李洝对此表示,有时政治环境可以盖过真相,“如果历史已有定论,那为什么还要研究历史?”

美国环境更自由,中国生活更便利

李洝直言,美国的生活大环境更为自由。她首先表明中国生活的便利程度较美国高,包括外卖、交通出行等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不过,回望过去三年,中国因新冠疫情“动态清零”政策而大规模隔离、封控,导致她无法回国对自己研究的项目进行资料查阅,而她亦是今年夏天回国才首次感染新冠病毒。

上海封城期间,出入都非常不方便。(资料图片)

据李洝了解,在中国做教授的月薪只有1到2万人民币,“那我什么时候能买得起车、楼?”虽然教授在美国亦并非高薪职业,月薪只有1到2万美元,但因楼价没有那么高,令到工资的消费力更高,“美国教授的薪资和程序员行业无法相比,但却能让人很体面的生活。”

综上,李洝认为继续留美深造,更有利于自己对学术研究的追求。她亦强调,留美工作与是否爱国不可同日而语,“我身边有不少留美工作的同学都很爱国,有人还会在社交网络发文称赞祖国的发展,说有朝一日要为国家效力,可他很快就要获得美国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