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没本钱躺平、没动力竞争:被现实折成45°的中国青年

撰文: 蔡苡柔 郑宁
出版:更新:

自嘲“小镇做题家”,开始“烧香拜佛”,甚至有年轻人相约自杀;今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年轻人身上的种种事件,令人不禁思考,是怎样的焦虑和迷茫在吞噬被称为中国未来、寄予厚望的中国青年?

无法摆脱的社会压力和难以改变的就业现状下,年轻人开始高喊著拒绝过度竞争的口号,然而他们同时也在努力爬升,继续奋斗。如果媒体所称的“躺平”是0°,而极端的“内卷”是90°,年轻人们开始自称为45°青年,希望在卷和躺之间找到平衡点。

《香港01》对话中国“大厂青年”、“海龟金融民工”和“小镇全职女儿”,从6位受访者身上了解不同阶层、不同城市的青年的生活,用他们的视角展现中国青年45°的斜角人生。

大厂青年不敢不“卷”

大厂青年Joy : 躺平只是嘴上说说,没人真的敢躺

今年25岁的Joy,大学开始离开家乡,一直在大城市,现在北京龙头网络企业(简称大厂)工作。对于躺平和内卷,她认为在大厂工作不可能完全躺平,曾见过有同事仗著若公司开除自己要付高额的资遣费而躺平,下场就是真的被开除。

Joy认为,自己身边的年轻人“躺平”只是嘴上练练,“真的会完全不care世俗眼光,完全得过且过的那种人,好像我身边真的没有碰到过”,Joy观察,身边的人偶尔嘴上说卷不动了,但加起班来,一个比一个拼。

北京,夜晚灯火通明的办公室。(视觉中国)

Joy更说,越有钱越害怕躺平,她表示,自己观察家庭条件越好的人,反而越怕阶级滑落,“就是怕挣不到自己爸妈的那个水平,所以会更拼命、会更加努力”,相对地,她认为一般中产家庭的孩子,虽然不会躺平,但相对而言更怯懦。

在消费观和生活目标方面,Joy虽然工作繁忙,但并非一心栽在工作上, 下班后也会花钱小酌,学习跳舞。Joy认为自己身边的年轻人花钱“图开心”,重视体验胜过实际的数字,“千金难买我开心,不太会考虑这个月剩下多少钱”。

Joy分享自己有朋友每周去一个城市旅游,“这周末去上海下周末去西藏,体力特别好”,相较之下,自己没办法支持这么“高强度”的休闲活动,宁愿在假多休息,“就随心一点在北京内部跟好朋友逛逛街,喝喝酒,特种兵强度太高。精神跟体力都支持不起来。”

家庭条件越好的人,反而越怕阶级滑落,“就是怕挣不到自己爸妈的那个水平,所以会更拼命、会更加努力”
大厂青年JOY

困在「大厂」危城里的中国青年: 进去的人上不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美国限制芯片、电子产业力拼升级 被“卷”的深圳消费电子厂员工小赵

小赵近期很明显的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和周遭经济的压力,他和朋友吐苦水,“公司的年终奖没了,开始裁员.我还感受到有人要卷我了,我有了危机感”,小赵说自己在电子行业内常常能听到哪家公司又再裁员,“身边摆摊的年轻人也多了。”

今年5月,OPPO自研芯片厂“马里亚纳”、阿里巴八旗下的科研机构阿里达摩院开始裁员,对消费电子行业士气打击不小。

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视觉中国)

小赵认为,中国消费电子业正在面对一个行业危机,近年来他更多接触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这类更高端的产品研发,但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客户给出的预算缩减,他们在升级与否进退两难,加上美国制裁芯片等大环境因素,让相关行业陷入停滞。

大家想要“静一静”而不是“往上动一动”

小赵表示,自己的工作是帮客户端做研发,“对于我们客户来说,如果市场预期不好,他们感受到消费端需求缩减,就一定会减少开发的预算,我们的订单就会愈来愈难拿到;我们订单拿得少,公司利润就少。”

而影响到个人层面就是年终奖和福利的减少,加薪也会更慢,“可能以前追求高增长,现在就追求活下去。那活下去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大家可能都要静一静,而不是要更多的往上动一动。”对于现在工作积累的压力和整个行业遇到的瓶颈,小赵表示,计划下半年离开深圳、去上海、杭州或香港“多看看、多聊聊。”

小赵表示,现阶段自己希望除了财务能平衡外,也希望能尽快在疫情后与世界接轨,他说,“因为有的时候你埋头做事做三年,还不如花一个月去看看,去了解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小赵希望,在外面走了一圈再做选择或再思考问题,“角度就会非常不一样。”

可能以前追求高增长,现在就追求活下去。那活下去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大家可能都要静一静,而不是要更多的往上动一动。
小赵
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在疫情后强劲复苏,引起外界关心。(视觉中国)

逃离城市的小镇青年

海外归来、乡考公的全职女儿:啃老且躺平,但努力上岸

自疫情爆发以来,“就业难”已成为中国毕业生普遍面临的严峻难题。随著寻找工作日益艰困,年轻人纷纷转向追求“铁饭碗”,考取公务员成为他们的新目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超过250万人,同比增长了24%。

在这250万人中,有一部分被称为“全职儿女”,他们脱产寄居父母生活,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务员考研究生。《三联生活周刊》曾评价“全职儿女是让人尊严尽失的一份工作”。不过,云南的小李却并不认同。

云南香格里拉(视觉中国)

去年,海外学成归来的小李放弃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回到老家云南香格里拉,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公大军,一边备考一边做“全职女儿”。她认为,“现在就业环境艰难,为什么全职儿女不能成为一种职业?既能照顾家里,又能给父母带来情感安慰,还能在没有就业压力的环境里自我提升。”

虽然小李自嘲目前的状态是“啃老且躺平”,但她透露自己已通过了好几个国家事业单位岗位的笔试,整个7月都将备考第二轮面试,她有信心这次可以“上岸(成功考取)”。

现在就业环境艰难,为什么全职儿女不能成为一种职业?既能照顾家里,又能给父母带来情感安慰。
云南小李

对于待业现状是否会降低自己消费水平的问题,小李表示,云南的小地方的生活成本不高,父母一个月给她2000元的零花钱,自己也会写点东西赚钱,虽然没有太多储蓄,但不会影响消费。

小李表示,未来若吃不上公家饭,会做自媒体或继续读博,但不会到大城市去,“我不愿意过城市人那种卷生卷死的日子。况且父母年纪也大了,他们不愿意跟我去城市生活,那我就回家乡陪他们。云南资源也挺丰富的,现在网络交通又发达。”

年轻人在大理。(视觉中国)

25岁的甲方设计师,小宁选择留在家乡工作

25岁的小宁选择留在小城市发展,现在是一名设计师。她透露三线城市的就业机会有限,“据我了解到目前身边挺多朋友处于无业状态的,很多年轻人在三线城市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一部分人会选择自己创业;我的工作目前没有受到影响,我觉得大部分青年会愿意往大城市大展的,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

对于躺平和内卷,小宁认为年轻人还是应该有理想,“我觉得青年应该是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的,我觉得自己应该算得上是45°青年。”小宁认为,45°的意思是,在能够应付日常开支之外,还应对未来有盼望。

小宁认为,年轻人还是应该有理想。(视觉中国)

中国青年的“困境”,小宁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网络时代,这个社会压力被不断放大,“因为你能看见别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小宁认为,当代的中国年轻人物质条件变好,但精神层面却更紧张,“青年最大的压力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往往自身行动与能力跟不上。”

我觉得青年应该是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的,我觉得自己应该算得上是45°青年。
小镇青年小宁

对于青年人的消费习惯,小宁的看法与大厂青年Joy相同,就是现代年轻人更重视享受,“很多时候在我要在省钱和只活一次之间徘徊”,会更注重潮流和心理上的消费。

拒绝内卷的金融民工

海龟金融民工的躺平之道:在舒适圈内努力

在加拿大生活了10年,去年刚回到深圳从事金融工作的丁叶说,自己正在习惯无时无刻都要工作的生活。“在加拿大的时候就有很多朋友跟我说,最近国内经济不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年轻人很卷。”

提到“卷”,回国后看到的真实现状让丁叶惊叹,“就觉得自己根本跟不上”。所以在这样的社会气氛中,和身边都在做副业的朋友们的驱动下,丁叶说,“我不想卷,但大家都这样。我就想一些另辟蹊径的办法,想想怎么能让自己舒服地躺著、好好躺著。”

丁叶认为自己的“躺平之道”就是在舒适圈内,依自己的能力努力奋斗。“我也跟着朋友做一些其他的投资。自己找对方向,做点相对感兴趣又擅长的事情。”

深圳福田金融中心。(视觉中国)

他不认为“躺平”和“内卷”只能二选一,也不觉得有人能完全以其中一种的态度来生活。他认为,每个人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很多卷的朋友心态其实挺消极的,看上去躺的反倒比较乐观向上,做事挺有精气神。”

相比极致的内卷和躺平,45°青年们的“躺不平卷不动”似乎是一种没有态度和能量的无奈之举。对此,丁叶并不同意,“做不到和不想做”是两回事,“不是不能躺、不能卷,是没必要把自己搞的这么难。”他乐观地说,“一切都要慢慢来,虽然我就是个随时会失业的金融民工,但赚点小钱,大钱不亏就行,盘子太大我也hold不住(把控不住)。”

而且很多卷(过度竞争)的朋友心态其实挺消极的,看上去躺的反倒比较乐观向上,做事挺有精气神。
丁叶

离开家乡到广州金融业 25岁阿红:更喜欢大城市生活,底线是不啃老

和小宁来自同个城市的阿红,毕业后就到广州发展,现在在金融业上班,他表示自己的工作暂时是没有因经济大环境下滑受到大影响,“但是公司最近业绩也一般,隔壁组有出现裁员的现象”,本来她也有打算跳槽,“可是现在大环境经济也不好,岗位确实好像蛮少的。”

阿红表示,自己更喜欢大城市的生活,对于生活态度自己评价是介于躺平和内卷的45°中间,“虽然倾向躺平,但也不敢完全摆烂,毕竟还是需要有一份经济来源,不能这么大年纪还在啃老”,阿红也称,自己认为可以这样生活主要因为是“没有结婚生小孩”,我没有什么家庭的负担,没什么经济压力。

对于消费观念,她一样认为现在年轻人是高消费、低储蓄,“精致穷”,更重视生活的享乐大于未来的储蓄。

广州万菱汇人流如织。(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内地青年问题香港化?

今天内地许多年轻人的困境和香港年轻人有相似之处。多年以来,香港年轻人所遇到的高房价、高租金、贫富悬殊、阶层固化的问题。但过去,内地经济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却碰上并叠加三年疫情对于经济民生的冲击,许多内地年轻人是出生以来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寒意。

中国经济高速到现在慢速增长,改革红利的代际递减,阶层分化和固化持续加剧,大城市高房价的挤压,都成为叠加在青年身上的重量。一方面,中国青年看著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的经济腾飞和国家进步,让他们对国家的未来满怀信心,另一方面,社会竞争压力、固化的阶层、愈来愈大的贫富差距,让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前途充满担心。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中国失业人数急增。中国青年失业率今年5月升至20.4%,数据创下历史新高,意味著每5个16至24岁中国青年,就有一个失业。另外今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1158万人,年轻人的就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而难以和缓。

在与这6个青年的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到,它们在大环境压力中,“不敢真的躺平,没有动力竞争”,只能选择45°,找个最自在的方式生活工作;也能感受到属于这代中国年轻人“择善固执”的中庸智慧。

此为《中美青年》系列报道第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