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斗惨新世代?“啃老”不分国界 负债累累是常态

撰文: 陈进安 林芷莹 罗保熙
出版:更新:

中美关系被称为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而年青人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密不可分。那么,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青年各自的生活现状是如何呢?他们又分别面临著怎样的难题?本文将从数个方面的数据,试图勾勒出当代中美青年的生活面貌。

失业:中国两成年轻人无工开 保障各有对策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青年失业率方面,去年以16至24岁的失业率最大,达9.4%。相对其他欧美国家,该数字其实算低,就算是美国国内也是相对的低位,远低于20年的14.9%及10年的18.4%,这两个过去40年的高峰。不过,其他年龄层失业率在过去两年大幅下降,但16至24岁去年的下跌幅度明显较其他年龄少。

而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就要高得多,据国家统计局5月份最新数据显示,16至24岁青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来到20.8%,是中国自2018年开始公布这一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相当于约有两成年轻人口处于失业状态。

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青年失业率方面,去年以16至24岁的失业率最大,达9.4%。(Getty)

针对民众失业期间的生活保障,美国有失业救济金(UI Program),金额方面各州差异颇大,法律规定为领取失业劳工的一半薪资,金额从每月不足1000美元至逾3000美元不等,另外子女会有额外金额。

中国方面则设有“失业保险金”, 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应当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以两大城市北京和上海为例,2021年8月起,北京失业保险金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上调218元。具体金额视累计缴费时间而不同,其中累计缴费时间仅满1年不满5年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2034元,至于累计缴费时间满20年以上的,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为2143元。上海亦自2022年7月1日起对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进行调整,具体为:第1—12个月支付标准为2055元/月;第13—24个月支付标准为1644元/月;延长领取支付标准为1420元/月。

中国两成年轻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图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查看招聘信息。(新华社)

债务:美青年增幅最大 中国近九成90后负债

接下来是两国的债务情况,去年,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已达到16.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较前一年增长8.3%,是自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大涨幅。

而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资料显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千禧一代”(24-39岁)的债务总额超过3.8万亿美元,较2019年底增长27%,增幅是所有年龄段中最大的,也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三年期债务积累速度最快的一次。

中国家庭的债务压力近年来亦不断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22年,中国家庭债务收入比达到124.4%,比2013年差不多翻了一倍。

中国90后消费贷用处。(《当代青年消费报告》)

在2021年,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联合时代数据(Datagoo)发布《当代青年消费报告》显示,中国90后的1.75亿人口中,有86.6%的人都背负了各种债务,需要分期或逾期还款,只有13.4%无负债,人均负债超过12万人民币。

养老:“养儿防老”观念大不同 中国年轻人两头受压

虽然表面上青年与老年人看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然而人口老化、养老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老年抚养比,从而影响青年的负担。

美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高收入国家和OECD国家中并非最严重,作为移民国家,其养老保险制度已有200多年历史,体系比较完善,保障程度也较高。现时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即联邦退休金制度、企业年金计划及个人退休金计划。三大支柱俗称“三脚凳”,分别发挥相互补充,为退休人员提供多管道且可靠的养老保障。

美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高收入国家和OECD国家中并非最严重。(Getty)

同时,有别于中国内地,美国年轻人没有抚养老人的负担。一般来说,在他们18岁成年以后,许多美国父母也会要求子女自立,自此双方各自为自己的财务负责。不过,近年由于生活成本的急剧上涨,去年的数字显示有近三分一的千禧世代和Z世代年青人仍然依赖父母的财政支援。

至于中国亦在短短三十年时间建立起覆盖10亿人口、参保率超过90%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环比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另外,中国去年起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其在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称为“第三支柱”。

在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破4亿,占比将超30%。(新华社)

不过与美国相比,“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这也导致中国青年往往需承受更多抚养老人的负担。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预计,在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破4亿,占比将超30%。这种情况下,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养老负担加重。2020年老年抚养比19.7%,预计2050年突破50%,意味著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从而两头受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向来有“421家庭”模式的说法,即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为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2人,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和至少一个孩子的家庭压力。而随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受高学历的心态以及受到近年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不少求职困难的年轻人干脆选择“啃老”,继续依赖父母。

置业及金钱观:美青甘当月光族 华青七成认成家须有房

过去半世纪以来,美国置业率一直保持在逾62%水平,去年的最新数字则为66%。其中,35至44岁的置业率为62.5%,35岁以下更只有39.3%,相关数字自2000年代起持续下跌,过去20多年一直低于40%的水平。

美国置业率一直保持在逾六成水平。(Getty)

大多数美国人并没有储蓄习惯,即使一些人收入不错,仍然有可能是月光族,甚至部份人会背负沉重的信用卡债务。过去,当地人普遍很早成家立室和置业,由于郊区的房价便宜,一对夫妇工作数年便可负担。不过,当地的新趋势是接近一半18至29岁美国年轻人选择搬回父母家住,是自194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纪录。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地楼价上升、高等教育的注册上升和迟婚有关。而他们多出来的收入,则改用以购买名牌奢侈品,以满足自己的心灵。

而在中国传统理念中,“房子”是绕不开的话题。2017年,汇丰银行曾发布了一项横跨9国,上访者接近上万人的调查报告,访问对象为9个国家的“千禧一代”年轻人(出生在1980至2000年间)。报告指出,中国的80、90后年轻人住房拥有率高达70%,遥遥领先第二名墨西哥(46%),也是美国该项指标(35%)的2倍水平。

在中国传统理念中,“房子”是绕不开的话题。(视觉中国)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12名35岁以下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成家时要不要有自己的住房,67.1%的受访青年明确必须要有。不同年龄中,18-25岁的受访者(70.4%)认为成家必须要有自己住房的比例最高。

不过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向来有储蓄习惯,据央行披露的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总括而言,随著时代转变,中美青年对“及时行乐”式的消费态度趋同,这反映在愈来愈沉重的债务数据上,同时房屋问题也是债务的一大来源。然而,现时中国青年面临著更为严峻的失业问题,在对置业的执著及老年抚养比增加的加持下,往往需承受更多负担,两头承压。未来,中美青年面对这些共同议题的鸿沟到底是会愈来愈大,还是渐渐缩小距离,有待时间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