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核酸代替封城? “中国式共存路线”现端倪
受疫情冲击,中国目前正在“不惜代价救经济”,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这场直通区县的十万人大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十分罕见,足见中国经济形势之严峻。李克强在大会上也坦言,“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对各地二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将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
稳预期、稳信心在今天的中国的确到了最紧急的时刻,官方媒体连日来的评论文章,亦在尽可能重建中国对外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两大基本共识。比如人民网25日发表评论文章写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日报》26日发表长篇署名文章《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写道,“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也不会变”。(更多内容见《大疫撕裂中国 重建两大基本共识到了最危急时刻》)
面对此经济形势和压力,不少人开始猜测: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究竟还能坚持多久?个中逻辑在于,只要现有疫情防控的举措不变,流动性就无法保障,经济运行恢复正常状态就存在中阻梗,就很难真正“活”起来。从“不惜一切代价防疫”到“不惜代价救经济”,中国防疫究竟该如何走出一条“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平衡之路?
从目前中国对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的布局来看,中国已经在结合自身国情和实践,探索一条“中国式共存路线”,这条路线既不同于躺平式的“与病毒共存”,也不同于中国过往动辄封区封城的“休克疗法”,这一共存路线,依托于预防和发现层面的常态化核酸检测,以及治疗层面的永久性方舱等硬件设施的准备。
5月16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10期刊发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文章《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该文首次提到中国完善常态化检测机制的系列布局,包括: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每周定期检测,重点人群加大检测频次;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以可移动检测力量为重点,加强公共检测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第三方实验室建设;在采样人员调配上尽量不要挤占日常医疗资源,医疗机构的检测能力主要保障日常疾病诊疗;收治隔离能力再加强,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永久性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把防控的人力物质资源备足备齐,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用;在社会面防控上,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等工作。
在该文发出前,建立方舱医院以及常态化核酸应对疫情的模式等已经在各地普遍实施,只是当“永久性方舱医院”的字眼首次出现,还是令外界浮想联翩,人们的普遍疑惑在于:难道中国当前的“动态清零”将“永久”坚持下去?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以及永久性方舱医院,这背后的经济账要怎么算?中国是否承受得起这样的代价?
这些担忧是实实在在的,常态化检测机制背后的经济账也是真金白银,但换个角度来看,所谓的“永久性方舱医院”的言外之意是,中国也承认病毒将“永久性”存在,不可能被消灭,人类最终将不得不“与病毒共存”,只不过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躺平式的“与病毒共存”,中国在承认共存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预防和治疗规划,这也是因应于中国自身的国情: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众多、城乡医疗水平严重不平衡不充分,再加上病毒还在不断变异。随着药物研发有新进展,病毒变异有更多确定性,“中国式共存路线”或可体现更大灵活性,毕竟建立这样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每一天都在消耗着人力、财力、物力。这笔生命帐、总体帐究竟算得是否得当,只能以最后的结果来倒推,现在谁也无法给出答案。
5月24日,《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发表评论直言,“如果常态化核酸能代替封城,岂有不支持之理?”在胡锡进看来,“常态化核酸能够筛查出新的感染者,帮助各地精准施策,迅速切断感染链,从而避免病毒大范围隐匿传播,到发现时只能搞大区块乃至全城静默予以应对。现在多地的实践构成了对常态化核酸效果的检验,深圳、杭州等地的情况令人鼓舞,如果这个办法被大范围证明能够达到预期的防疫效果,那么就意味着我们闯出了一条新路……动态清零重在‘动态’二字,常态化核酸是各地与奥密克戎斗争中摸索出来的新杠杆,它很可能让这个‘动态’变得更加强劲起来……看看常态化核酸能否帮我们的各大城市建立起一道不发生大规模感染、也不用重新被迫封城的屏障吧,如果做到了,将是了不起的成功,如果当中仍出现重大难题,相信各地自会调整。我们总要往前走,只要走,就能踩出一条路来。”
对于常态化检测机制必须面对的经济账,胡锡进也谈到了后期的灵活性问题,“疫情基本控制后,常态化核酸的频率就可以降下来,开展的区域也可以缩小,而且大城市需要两天一测、三天一测,目前平均的实施时间大约为五天一测,但很多感染风险低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就无需这么勤,可以一周一测,十天一测,甚至可以经过研判停测,或者从普测改为抽查。最终下来全国常态化核酸的成本肯定会比今年三四月份以来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而产生的巨大损失要低得多。”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目前中国面临着内外两重严峻压力,正处于“穷则变”的关键时期:外部压力在于,当世界纷纷走向开放之后,坚持现有防疫政策的中国正在将自身隔绝于主流之外,不仅越南、印度正在跃跃欲试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而且美国遏制中国有了新的现成抓手,拜登最新的亚洲行就是最好的说明;内部压力在于,疫情进入第三年,整个社会的疲态尽显,由此带来的经济民生冲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不可承受之重,中国社会也因此变得脆弱且撕裂,“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大问题,不发展全是问题”,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就业低迷,失业人数急剧增多,中小企业进入倒闭潮,“全是问题”正在成为现实。
鉴于中共一贯的施政理念和惯性,此一关键时期的“变”很难从“动态清零”走向躺平式的“与病毒共存”,但探索及动态优化“中国式共存路线”却是当务之急,目前正在建立的常态化检测机制,姑且可以看做是这一共存路线的“两架马车”,但并非一成不变,更精细化的机制考验着国家和各个地方的综合治理能力,也最终决定着中国能否在疫情防控上走出一条新路。
在上海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曾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两千余字长文,详细解析了“与病毒共存”与“动态清零”两种对策,并坦言中国的“动态清零” 不会永远不变,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展示中国式与病毒共存的路线图。这样的时间表、路线图,才是提振民众预期和信心的关键所在,也是“不惜代价救经济”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