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共存路线下的躺平焦虑:从台北书展续办风波说起

撰文: 张钧凯
出版:更新:

台湾新冠(COVID-19)单日确诊数在5月19日突破9万,一般预估高峰将出现在5月底或6月初。这个时间点很有可能撞上今(2022)年台北国际书展的展期(6月2日至7日),日前台湾文化部不顾出版业界多数反对而宣布续办,引起台湾出版业界不满持续延烧,忧心对这场文化盛事造成长期伤害。这场风波也可说是目前台湾在共存路线下,由于不确定性带来恐慌与焦虑的侧面体现。

业界超过九成反对 官方仍宣布续办

届满30周年的台北国际书展,前两年由于疫情冲击停办实体展览,业界原建议在今年农历新年复办,避开6月的端午节和大考季节,不过台湾文化部仍宣布要在6月举办。据了解,眼看疫情不断趋紧,业界希望承办单位台北书展基金会及早调查参展意愿却一直拖延。

后来台湾“出版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先进行调查,5月10日公布结果,有高达97.4%的业者认为书展应该延期或停办。在立法委员的质询下,台文化部长李永得5月11日做出承诺,将请书展基金会调查参展意愿,“逾八成愿参展就续办”。

书展基金会在当天深夜发出问卷调查,可是选项只有“停办”或“续办”,并无“延办”。台文化部在5月13日公布调查结果,将海内外业者都算在内,有55.2%建议停办,而支持续办的只有33.3%;若只看台湾自家业者,则有67%建议停办。无论如何,都未达到李永得“逾八成愿参展就续办”所承诺的标准,结果文化部依旧宣布续办,令出版界多数业者感到相当错愕,互联网上还出现不少哏图讥讽此决策。

台文化部新闻稿指出,截至5月17日申请退展日止,共有86家台湾业者退展,约占参展单位的31%。其中包括亲子天下、天下远见、台湾麦克出版集团(台湾麦克、维京国际、台湾东方、麦克儿童)、联经、小兵、小鲁、尖端、小光点、国语日报、风车等著名出版单位,其中不乏大出版社,因此退出的展位数恐怕将近四成。尽管台文化部表示对退展者“酌予补助前置支出费用”,但由于退展者仅能拿回三成场租,令业者痛批是“变相惩罚”。

员工读者染疫风险 成挺乌决心祭品

台湾出版业者希望书展能够停办或延期的理由,首先主要考量到员工与读者的健康安全。例如台湾麦克董事长黄长发说,不能让员工和读者暴露在高风险下,“万一有人染疫,谁来承担”,并质疑“为何要下这种赌注?”小鲁文化执行长沙永玲也直言,“无论是员工或读者若染疫,作为业者的良心都无法交代”。联经出版总经理陈芝宇则表示,原来已盘推演分三班制排班,也有很多新书、活动早安排好了,但最后仍在考量员工健康、参展压力等因素下决定退展。

其次,则是在确诊数连日攀升的情形下,业者人力也陷入吃紧的窘境。例如自许为“图书馆式书店”的三民书局,副总经理刘仲杰便表示他们虽然有500名员工,但已有40多名因家人确诊而居隔,还有门市、互联网书店、政府标案要处理,“实在经不起战力耗损”。

台湾疫情将进入高峰期,出版业界担忧此时举办书展,无法照顾到读者和员工的健康安全。图为2018年台北国际书展会场。(资料图片)

再者,读者面对严峻疫情会否愿意进入书展会场,也还是未知数。虽然台湾文化部为挽救书展信心,推出面额新台币100元,共2,000万元的购书抵用券,希望吸引更多读者进场;不过小鲁文化执行长沙永玲也说,“我们也做过读者调查,都说不会来”。

至于台湾文化部何以力排众议、坚持续办?据台媒《中国时报》报道,有业者批评此次书展根本是为“乌克兰专区”和“反中”作家搭台,文化部力邀乌克兰组团设专区来台分享“文化保卫经验”,同时由于还有海外31家参展商,从而不顾本地多数业者延期或停办的意愿,将台湾业者推上火线,作为展示台湾政府决心的祭品。

疫情洪峰民众自救 忧共存成共存亡

当前台湾正处于疫情海啸来袭前夕,北部地区医院医疗资源和医护人力均已告急,而民众面对身边有越来越多的确诊案例,对未来不确定性感到恐慌,深怕在缺少妥善配套措施之下的“共存”,只是把人民的健康安全推向与病毒“共存亡”。因此可以看到台湾民众自主提升防疫意识,包括越来越多小吃店或餐厅自行禁止内用,到药局抢购备用药品和酒精,减少外出使台北街头人车显得较为冷清等等,足见社会氛围存在着由于政府“无为”而需要“自救”的心理。

台北书展续办的风波,或许在部分人眼中是台湾文化出版业者与官方之间的“茶壶风暴”,但从业者反对续办或希望延期的说法来看,其实从侧面体现了台湾社会眼下对于“共存”路线的真实反应:就算染疫多数是轻症,但大部分人还是能避就避;如同前引业者所言,这场“赌注”的风险谁来承担,基层又能承受压力到什么程度?

台湾官方执意举办全大运引爆确诊潮,桌球选手方思涵(图)发文痛批台教育部拿选手生命开玩笑。(资料图片)

不只有台北书展的争议,还可以看到5月上旬台湾举办全大运,台湾体育署统计因确诊请假的选手有57人。不过,桌球选手方思涵却在脸书(Facebook)自爆确诊,并揭露“光是我知道的确诊者至少有100个以上”。她痛批台湾教育部执意要举行,令很多优秀选手都确诊,还无处申诉,“难道拿选手的生命开玩笑吗?”

平心而论,当台湾医疗和行政脚步已完全跟不上病毒传播速度,而官员也表现出一副“没筛就没确诊”的两手一摊姿态,不只令第一线抗疫人员感到心寒,社会民心也已处于信心瓦解的边缘。台湾防疫指挥官陈时中近期投书美媒,称“台湾成功控制疫情”,可是看在人们眼里,这番“成就”又有多少是靠着牺牲人民健康安全、风光举办大型活动的舞台,来维持政治人物和政策路线的“面子”,且不惜代价“与国际接轨”呢?

新冠变种病毒的威胁将人类逼上了十字路口,如今台湾以“台湾模式”之名退出清零阵营,目前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仿佛与海峡之隔的中国大陆处于天平两端。大陆舆论场对于官方层层加码的防疫举措涌现了很大的民怨,而台湾社会则在官方的盲目乐观与该为不为之下,挣扎于疫情洪流的摧残。政治与病毒的博弈仍未停歇,正是由于还难有定论,人们注定将在苦闷的情绪中且看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