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制造.三】亚洲“三小龙”半世纪的制造业转型
回首半世纪,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香港一样,由原本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透过把握已发展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成功吸引大量外国资金和技术,结合本地廉价而优良的劳动力,继而迅速发展成东亚以至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跻身“亚洲四小龙”。
经历逾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因应全球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转移,加上其后的金融危机等大环境变迁,令各“小龙”不得不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谋求经济转型。
没有像香港般向服务业倾斜,三小龙各自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升级转型,走出了独特的自主发展道路;如新加坡的生物医药、台湾的资讯科技和韩国的3C电子产品。今天,此一重要产业成为各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甚至引领着他们未来经济的发展新方向。
(此为【香港再制造与四小龙】系列报道之三)
【香港再制造与四小龙】系列报道:
跟香港的情况相似,三小龙发展之路的故事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962年,韩国在朴正熙集权政府主导下开始倾全国之力发展工业,加上邻国日本的支持,不论在纺织品、鞋类等轻工业,以至后来侧重的“国家战略产业”重工业如钢铁、石化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成为全球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七十年代起,韩国开始推行“汽车国产化政策”,汽车工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之一。1974年,现代汽车自主研发出国家第一款车Pony;当地汽车两年后开始出口至南美和中东地区。八十年代后期,韩国已经发展成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国之一。除此之外,电子工业也是制造业的支柱产业。
自此,韩国人均GDP由1962年的87美元(约674港元)上升至1996年的10,548美元(约81,747港元),三十四年间增长逾百倍,实现“汉江奇迹”。这可归功于政府大力推行企业集团化和品牌价值战略,并采取各种财政、信贷和贸易优惠措施扶持了大型企业,从而减少资本分散及不节约的问题,提升资本集中度。
台湾政府则积极改革外汇和租税制度,并制定“奖励投资条例”,更于1966年设立了第一个加工出口区,发展出口导向产业,又鼓励投资及出口。其中,纺织、雨伞、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急速崛起。七十年代,政府积极推动“十大建设”,除充实铁路、机场、港口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外,还重点发展石化、钢铁等产业。
到了八十年代初,台湾更开始大量投资发展电子、资讯与机械等产业,又设置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此外,台湾资讯与通讯科技产业更成为全球生产重镇。另一方面,政府亦改善了产业结构,扩大研发支出,并努力扩大内部需求,改善贸易失衡。东京大学教授隅谷三喜男指出:“韩国和台湾经济皆被认为是亚洲新兴工业化的奇迹,但前者劳资关系处于对立,社会也不安定。与此相反,后者比较稳定,可以说总体上的成果也较优胜。”
新加坡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小国,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人口约560多万。1965年建国之初,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人民生活水平偏低,主要从事转口贸易。在开国总理李光耀的推动下,通过一系列工业法案,成立裕廊工业园(Jurong Industrial Park),发展起纺织、玩具等产业。1968年,这个工业园区已有近300间工厂,雇用21,000名工人。
当年的新加坡出品十分多元化,由Setron电视机、AUCMA电冰箱、BiBi&BaBa服装到香水。其后,狮城通过税收优惠成功吸引一些电脑配件制造和石化加工的国际企业,发展成全球集成电路、芯片和磁碟的生产基地,也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在此期间,四小龙的制造业GDP占比介乎21.7%至38%,成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带动生产总值升幅平均高达10%。分析指日本在韩国和台湾奠定的基础建设成为两地日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新加坡则和香港背景相似,曾受英国统治,无论在法治、教育和经济方面,皆有一定优势。此外,由于东西方冷战关系,这些地方得到不少外国资金援助,也为日后的发展打下根基。
有人认为四小龙皆属“儒家文化圈”,人民具有辛勤、节俭和储蓄等传统观念,有助推动经济成长。此外,台湾政治大学研究员吴得源指出,当时的三小龙为威权政体,当权者掌握重大决策权,得以快速且贯彻性地扶植策略产业,也是成功的因素。
转型十字路上各走各路
高速发展的情况一直延续至九十年代,当时全球制造业再一次经历迁移,各国纷纷把工厂和生产链转往具有更大成本优势且市场庞大的中国,令后者成为“世界工厂”。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四小龙虽然受到不少冲击,但凭着本身的坚实底子,经济迅速恢复。
面对这一波变迁,“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有别于香港,三小龙却未有彻底放弃工业,而是不断努力升级转型,迈向高端制造业。1992年,金泳三当选为韩国自民主化后首位文人总统,他提出“新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结束以往的发展模式。韩国将发展高科技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于2003年确立为“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电子、造船、汽车和钢铁产业实现了新的飞跃。2006年,韩国在IMD世界竞争力排名中,科技竞争力等多项排名均名列前茅。
2008年美国次按危机触发全球金融海啸,韩国依然是恢复得最快的国家之一。韩国人均GDP由九十年代初至今翻了约一倍,该国的创科能力开始享誉全球,其生产的化妆品、手机家电、食品、服装和汽车,在这段期间带动出口增长逾五倍。今天,韩国的工业占比甚至比以往更多,高达38.3%,其中3C电子产品、汽车、造船和炼钢成为重点项目。
去年,韩国造船业横扫全球86%的造船订单,超越中国重回第一。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经营稳健,2018年以740万辆的销量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工业强国;三星和LG等企业的手机、数码电视、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器等产品均属世界知名的商品。
韩台争做电子工业王国
除此以外,有“韩国矽谷”之称的板桥科技谷(Pangyo Techno Valley)于2004年底成立,位于京畿道城南,距首尔约30公里。政府已投资超过1,000亿韩圜(约6.3亿港元),建造了占地66公顷的板桥新城,面积是香港科学园的三倍,并有连接首尔和仁川国际机场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除了吸引三星、SK和LG等国内大型企业的高科技部门在此设立办事处,还吸引了美国八间大企业和全球近千间科技公司进驻。
台湾方面,因工资等因素,不少工厂迁往内地以至东南亚,但仍能维持制造业发展。凭着高质素的人力资源,以及分工完整的产业组成,资讯科技产业发展蓬勃,带动台湾工业顺利升级转型:由过去的生产雨伞、玩具等低端产品,变成“资讯科技产业王国”。
2000年,政府在全力投资于人才、研发创新、物流与生活环境外,亦发展半导体、影像显示、生物科技及数码内容等产业,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与国民生活品质。台湾其后于2002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经贸体制,重新确立台湾经济的核心优势。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台湾提出以创新、开放及调整结构来打造新的发展计划。在产业层面,当地积极推动生物科技、云端运算、电动车等新兴产业。2012年,集成电路产值高达1.63万亿元新台币(约4,190亿港元)。
2018年,台湾制造业就业人口约占总就业人口三成,经济增长率则主要依靠科技和石化两大产业。目前,当地制造业依然多元化,涵盖了电脑组装、食品加工、钢铁、精密机械、汽车、电子产品、资讯科技、纺织及造船等。台湾经济转型的成功靠的是技术,创投基金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星洲攻科研与生物医药
新加坡于1998年同样面临制造业转型的困境。由于工资成本过高令不少国际企业关闭和迁出当地,属亚洲区最早开发的裕廊工业园更一度出现许多空置厂房。于是该国开始减少对低端电子业的依赖,转移向高端科技、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和环保等产业发展,专注科研与创新;同时摆脱过往局限于电子、石化和造船等传统领域,迈向更多元发展。
早于2000年代,新加坡政府认为,为加快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大幅提高工资水平,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劳动密集工业,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迈进。
制造业现时在当地依然是发展重点,其中以电脑、电子和光学产品占比最高,达31.6%。不少国际电子制造服务公司在新加坡开展业务,包括伟创力、Sanmina、Venture等公司。此外,生物医药和石油产业同样具有竞争力。虽然新加坡不产石油,但却是世界第三炼油中心和石化中心。再者,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同样在此,因为当地是亚洲唯一具备金融中心和炼油中心的城市,甚至产油大国伊朗都从新加坡进口成品油。
这些年间,新加坡制造业基本维持两成GDP水平,2018年产业增长更高达10.1%。“新加坡制造”的产品与服务在区内象征着高品质和高水平,甚至吸引不少外国公司以当地为生产基地作产品招徕。
上文节录自第20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4月14日)《半世纪发展路跌宕起伏 三小龙藉转型制造出路》。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