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讲乜话】回归19年广东话“告急” 三文四语之路如何走?

撰文: 甄梓铃
出版:更新:

一出电视剧,令澳门的“十月初五日街”无人不晓。10月5日是葡萄牙国庆日,在澳葡年代,人们为了纪念这日子,把这条繁华一时的街道如此命名。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殖民地年代遗留下来的葡国风情依然存在—除了人们看得见的街道名称、葡式建筑等外,还留下“三文四语”的独特语境。三文者,中文、葡文与英文;四语者,粤语、国语(普通话)、葡语与英语。“三文四语”彰显澳门文化的多样性,澳门人普遍以广东话为母语,随着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普通话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令人担忧广东话的主导地位。记者早前走访澳门,采访了不同背景和年龄层的人,了解他们对澳门语言发展的看法。此为《澳门人讲乜话?》专题报道之五

澳门政府近年锐意引人创新水务科技,提高食水管理效率。(资料图片/Davis Dreiska摄)

通往大三巴牌坊的街道上是满满的人潮,商店林立,好不热闹,在人潮中穿梭,只听到普通话的交谈声;人有三急,走进大型商场找厕所,开始时用广东话向职员询问,遇上几位东方及外国脸孔的职员,都以普通话回应。澳门1999年回归后,中文和葡文一直是官方语言,澳门人跟香港人一样,日常沟通普遍使用广东话,但今天游走澳门的大街小巷,会否感受到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地位,正在这城市此消彼长?

四年前发生过一段小插曲——苏嘉豪当时还未当上立法会议员,他发现Facebook用户于澳门发布贴文时,网站把地理定位名为“Ao-Men”(普通话拼音),于是他和几位朋友发起网上联署反对,逾2,000人响应,Facebook在数天内改回“Macau”。虽然事件告一段落,但他渐渐意识到,不只地方的译名在变,澳门的语言环境也悄悄地变化。

根据澳门统计局数据,从2001年到2016年,15到29岁青年人口中,以广东话为日常用语的人虽然从8万多上升至超过12万人,但所占比例从84%下降到77%。数据显示,以普通话为日常用语的澳门青年,由2001年的2.8%上升至2016年的9.1%,即人数由2,000多人增至1.4万人,增幅达几倍以上,甚至有受访小学生表示,学校课堂几乎全部用普通话教学。广东话会否像其他方言,愈来愈少人说呢?

苏嘉豪相信广东话未来在澳门不会消失,甚至有过半的人口仍懂广东话,但比例会缩小。(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有些人不明白语言当中的重要性, 总觉得我们执着于小事,争论很无谓, 但每一件小事都很重要, 若放过这些小事情,(情况)就如骨牌。
澳门立法会议员苏嘉豪

撇开政治身份,26岁的苏嘉豪是土生土长澳门人,对本土语言的发展十分关心。他眼中的澳门,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大部分人讲广东话,写繁体字,这是澳门的独特性:“这些都是上一代沿袭下来的,广东话是大多数澳门人的母语和生活用语。”

不过,澳门的语言状况近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苏嘉豪表示,广东话无疑是澳门地区最常使用的语言,但现时许多公共服务都不再使用广东话,无论在娱乐场所或餐厅,职员招呼客人的时候,都主动地用普通话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话慢慢地取代广东话,也令澳门人习以为常,“我们经常问为何赌场要写简体字?我们知道赌场服务的大多数是内地人,但好多内地人都看得懂繁体字……有些人不明白语言当中的重要性,总觉得我们执着于小事,争论很无谓,但每一件小事都很重要,若放过这些小事情,(情况)就如骨牌。”记者说起,刚才在亚马喇前地转车时找厕所的经过,询问了几位商场职员,对方都用普通话回应,苏嘉豪说这很常见。他说,从事赌业、餐饮业和服务行业的人一般是外劳,因此人们不管到哪里去,都被普通话的语言环境紧紧包围,他亦认识一些澳门人坚持只说广东话,“去餐厅或光顾服务业,他们坚持对侍应说广东话,侍应(操普通话)可能听得懂,又可能听不懂。他们就是坚持不说普通话。”

澳门的街道名称充满葡国色彩。(VCG)

语言研究者:勿把语言政治化

城市语言环境转变的一半原因与新移民有关。早在1970年代末期,澳门经济起飞,对劳工需求大,加上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内地人涌到澳门谋生及发展,澳葡政府曾实施关于中国非法移民的抵垒政策,即任何人士从内地非法进入澳门后,便可以成为合法澳门居民。然而,过多人口迁入对社会造成压力,政府于1984年开始取消抵垒政策,对非法移民“即捕即解”,限制移民数目。苏嘉豪称:“除了1980年代从广东省迁来的人之外,2000年后,福建及其他外省的新移民涌来,他们带着不同地方的口音,如今在澳门街上很容易碰到说普通话,或带乡音的人。”

澳门统计暨普查局2016中期人口统计,在澳门整体人口中,在内地出生的比澳门出生的高三个百分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澳门总人口为65.67万人,较2017年第四季人口统计增加3,600人,其中女性占53%。而今年第一季由内地移居澳门有1,007人,按季增加62人,外地雇员有18.13万人,其中来自内地的人口高达62.8%,其次是菲律宾(16.2%)和越南(8.4%)。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澳门,他们多以普通话交流,广东话的主导地位因而受冲击。

邓景滨强调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要珍爱母语。(甄梓铃摄)
普通话只是其中一种第二语言, 学习多种交际语言是 无坏的, 方便工作和交际, 不需要对立起来。
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邓景滨
(香港01制图)

依香港经验​推“普教中”?上述只是一小撮例子而已,由粤变普的情况在校园更加常见。研究粤语多年的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邓景滨对记者表示,随着时代发展,在澳门,愈来愈多人说普通话是无可避免的趋势,不单单是新移民因素,部分人从幼稚园开始接触普通话,估计20年后的澳门,惯用普通话的人口比目前更多。谈及澳门热议的粤普之争,邓景滨形容澳门是一座语言博物馆,澳门人来自四面八方,语言多元化。从学术角度来看,学习共同语普通话是应该的,“除了学晓母语之外,还要学习多种语言,包括第二及第三语言,普通话只是其中一种第二语言,学习多种交际语言是无坏的,方便工作和交际,不需要对立起来。”他强调,勿把学习语言与政治扯上关系,长远对社会和学生并无益处。

去年,澳门出现教学语言争议,教育局代表在电台节目《澳门讲场》宣布,会依香港“普教中”的经验于澳门中、小学推动普教中教育,目的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竞争力。目前,澳门没有正式颁布相关政策文件,但部分中小学已自主安排用普通话教中文。据统计,澳门小学的普通话授课比率为22%,中学则超过26%,有教育界人士称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澳门居民以使用繁体字多,招牌仍多是繁体字。(Paul Sedille摄)

不抗拒普通话 惟怕粤语被取代

大学的情况又如何?邓景滨表示,以澳门大学为例,课程教学语言一般是英文,中文系的课堂比较特别,分为两种语言教学,内地教授采用普通话,本地教授则用广东话,“母语容易听得明白,学生容易吸收。”他续称,以前中文系课堂百分之百用广东话教学,现在内地本科生占10至20%,唯有少数服从多数,“我一直坚持粤语教学,在课堂用书面语言,有讲义和书本,若内地生听不懂可以发问,或者建议他们结识一些懂粤语的朋友互相交流,他们大概花半个学期便能适应。”

问他会否忧虑,广东话在澳门的地位在数十年后被削弱?邓景滨没有直接回答,强调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要珍爱母语,粤语音韵之美,其他语言无可代替。他说,粤音有九声,平仄押韵比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的普通话优美,“课堂上,我会叫内地生用粤语和普通话朗读唐宋诗词,比较两者分别。粤语是从唐宋用语直接继承而来,它有悠久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母语是思维语言,我们要深爱自己的母语,𠄘传及发扬下去。”

(节录)

【澳门人讲乜话】系列:

上文节录自第114期《香港01》周报(2018年6月4日)《澳门人讲乜话?》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