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讲乜话】混血儿的“甜言蜜语” 土生葡人自己语言自己救
土生土语是一种葡语混合广东语的方言,是澳门土生葡人使用的一种特有语言,字面解作“澳门的甜言蜜语”。作为克里奥尔语的一种,土生土语以葡文为基础,并广泛受到马来语、英语、西班牙语、爪哇语、日语、梵文及广东话的影响,包含了不少相关词汇。
随着官方葡语教育的普及,加上广东话作为大多数澳门人的沟通语言,土生土语于上世纪初已呈衰落迹象。据2017年数字,现今能够流利说土生土语的人口不足50 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濒危语种。有见及此,一班土生葡人意识到有必要采取实质行动,去保育这种专属语言。
希望一代一代传下去
近年不少土生葡人有感需要担起“自己语言自己救”的责任,因参与亚洲星光大道而为港人熟悉,活跃于港澳和内地的澳门歌手古卓文(Germano Guilherme)便是其中之一,古卓文父亲为葡萄牙人,母亲则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混血儿,是澳门为数不多的土生葡人,据语言学网站《民族语》2007年估计,全澳门大约有5,000名土生葡人。他说:“作为土生葡人,我认为土生土语是应该保留的。不一定说百分百精通这种语言,但一些字眼、精警妙语或几句重要的表达至少要懂得说;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延续土生土语的动力和力量。”
同样以土生葡菜闻名的海湾餐厅,其老板娘飞曼华(Manuela Ferreira)也是土生葡人,她向记者表示没有特别教导子女土生土语,平日多数都在说广东话、英语和葡语。如今,她的孙儿连葡语也不懂,只会说英语和普通话。飞曼华认同要保育土生土语:“这些事轮不到我说,但我希望可以一代传一代,不要让它失传,正如我经营的土生葡菜餐厅。”
甜言蜜语话剧团
在澳门,还有一个成立已二十五载的土生土语话剧团(Dóci Papiaçám di Macau),演员虽然不限土生葡人,也有来自葡国和中国内地的,但演的话剧都是以土生土语为主。总监飞文基(Miguel Senna Fernandes)是一位律师,同时是土生葡人协会的主席。话剧团可算是最早保育土生土语的组织,每年五月中旬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表演,话剧会配以中文、英文和葡文字幕,让观众明白话剧内容。
不少人或许会好奇,既然如今会说土生土语的人如此少,话剧团为何坚持使用这种方言?飞文基说:“我认为这是一些如父亲遗留下来的东西,好像一个罐子或笔记。虽然你将不会用得上,但你也不会将它抛弃,因为你感到和它有种连系。”
古卓文求学时已迷上这种方言,但父母都不说土生土语,祖辈才说,他的土生土语是在话剧团学到的,小时候姨妈给他看话剧团录影带:“看后感觉演员们十分有趣,因他们不是说葡语,也不像是粤语、马来语或菲律宾语。自此产生了好奇心,往后便接触到话剧团。”
古卓文年轻时表演欲已很强,故向飞文基自荐,在话剧团的四年时光经常可练习土生土语:“我们一班演员都是以土生土语交谈,遇上有时不懂表达的字词,前辈们会立即教,透过对话式交谈学习。”他期望土生葡人观众不单只是去看和去笑,遇上看不明白时,大可问问导演和演员。他认为:“这样也算是保留文化的行动,可能的话尽量记着这些内容,流传给下一代。”
部分人对土生土语的未来感到悲观,古卓文却乐观面对:“我觉得很多事情没有什么失传与否,视乎你本身有没有心坚持做这件事。”他以自身为例说:“比如找朋友帮手,如找澳门人乐队Tuna Macanese弹奏,让我唱普通话或广东话歌曲;甚至翻唱一些澳门前辈级乐队The Thunders的歌曲;又或者在新歌中加入葡文或土生土语词汇等元素,又或在歌曲中rap葡文或土生土语。最重要是看你有没有心去做。”
无可改变的结局?
其实,澳门政府自回归后,再没有跟进及调查土生土语的状况,但土生族群很早便建立起保育语言的意识。2012 年,澳门政府把土生土语列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土生葡人社团亦组成多个艺术团体,增加澳门人对土生土语的了解与认识。除了话剧团,还有Tuna Macanese,这乐队早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组建,唱的都是自己创作的土生土语歌曲。
不过,现实困境是,土生土语现时都只以艺术形式出现,而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如果仅仅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出现的语言,那么它可能永远只能是一种象征性语言。
上文节录自第114期《香港01》周报(2018年6月4日)《澳门人讲乜话?》。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