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偏门时装纪录片:窥探名师创作生活
编按:2017年有不少新推出的时装纪录片(只可惜未必在港上画),如《一物》之前也介绍过的《We Margiela》、《Dries》和《Manolo: The Boy Who Made Shoes For Lizards》。这次作者推介另外三部较少人谈论的旧作,让大家了解Rick Owens、Calvin Klein与Hubert de Givenchy的创作点滴。
撰文:LOK_YIP图片:网上图片、影片截图
时尚纪录片当中,不少时装迷都看过《The September Issue》和《Mademoiselle C》等等,但其实即使加上《McQueen & I》和《Dior and I》也只是冰山一角,皆因时装世界实在精采。以下三套比较偏门的,你又看过没有?这些纪录片虽不是甚么大制作,也没有著名纪录片大师加持,但净是看片中主角的生平,已绝对值回票价。
《Rick, Michele, and Scarlett》(2010)
就算不谙时尚事,可能也记得Rick Owens 2016春夏成衣系列时装骚上,两个模特儿颠倒绑在一起的画面。这场骚曾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网民纷纷感叹“Fashion嘅嘢⋯⋯”其实很多时候觉得“识条铁”只是因为不欲了解,并非设计师标奇立异。众所周知,Rick Owens就是不爱随波逐流,透过《Rick, Michele, and Scarlett》,可以从最真实的角度理解其设计观。而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见识到其“很raw”的工作室,窥探到他的喜好。
片名中的Michele就是指与Rick Owens年纪相差18年、姊弟热恋中的Michele Lamy,原是设计师的她遇上当时是实习生的他,一拍即合,自始共同创作。Rick Owens外表看来硬朗,但说话时彬彬有礼,誓估不到他原来铁汉柔情。看到暗黑的风格、粗糙的笔触,不难发现其缪思就是看起来大刺刺的Michele。他们之间的互动除了令人觉得很有爱,更重要是感受到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的单纯与快乐。简朴而实在的创作,相比起大众一般对时尚圈的光鲜、带点洁癖的印象,它能带你投身洗涤心灵的世界观。
《Calvin Klein: A Stylish Obsession》(1998)
这其实是1998年的电视节目《Biography》的其中一集,专访Cavin Klein及介绍品牌发迹史。一切由Calvin Klein毕业后遇上儿时玩伴Barry K.Schwartz,然后合资创业开始说起。
回顾Calvin Klein的发展非常精采,建立起了美式风格,提倡年轻活力与自由意志,当然也少不了讨论具争议的性行销手法,以全新角度演绎牛仔裤及内衣广告,投下一波波挑战道德底线的冲击。姑勿论谁是谁非,他的而且确改变了当时的穿搭风气,人人都想拥有一条印有CK字样的内裤,把裤边显露出来(就连他的女儿也曾在访问中说过,她与男友亲热时,见到男友的内裤上有爸爸的名字,感觉扫兴。)。这种充满挑逗意味的穿衣态度,就好像为叛逆青年发声,表达最真我的一面。
《Hubert de Givenchy - Un Destin Haute Couture》(2015)
一套《Breakfast at Tiffany’s》除了唤起一众女人对Tiffany & Co.的情意结,Audrey Hepburn身上的一条Givenchy黑色洋装,也让当时所有女人争相模仿。
这部纪录片就是讲述品牌创办人Hubert de Givenchy的精采一生,单是片中包含当年很多珍贵片段及手稿,就已经是必看的理由。这位被誉为20世纪最才华横溢的服装设计师,花了一生的精力妆点女性,以细节突出高雅,以剪裁带出现代女性的前卫感。Givenchy在片中提到他“很幸运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看毕不难发现,他的设计能够蔚为风潮的原因,正是他对创作的热情,即使到了退休之龄仍然不减半分。说来似是老生常谈,但能确切实践的又有多少人?花52分钟的时间,了解这位大师的生活哲学,绝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