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29】传承跑手.岁月带不走父亲的斗志
跑步是运动,也是连结。透过跑步,我们认识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个故事。于是,《香港01》忽发奇想,何不把访问用接龙的方式,将大家连结起来?逢星期日出现在“跑手接龙”的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每个故事,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会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在这个充满未知数的连结里,你会成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吗?今天第29期,承接上期的军医跑手Horlick,今次是她的同事、同样身为物理治疗师的Ida,但今天她不谈物理治疗,却谈父亲。
“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岁月把我成长的地方、也把我的父亲带走,但带不走他传承我的事。
小时候我住在鲤鱼门寮屋,铁皮屋背贴魔鬼山,面向维多利亚港。我爱躺在床上往窗外看,穿过门前马路、垃圾房和维多利亚港,眺看对岸灯塔。夜里灯塔的光照在海面,船只在我眼前出现、消失、再出现,但海不是只有平静。1983年十号风球爱伦来袭,巨浪盖过垃圾房,㪣打我的窗户;鐡皮屋顶仿佛快被吹走,《岁月神偷》说:“最紧要保住个顶。”我一次又一次在台风中体会过。
父亲爱运动 自幼跟他行魔鬼山
背靠的魔鬼山和门前的海一样给我很多回忆,因为父亲每星期都带我行山。父亲是毕业于厦门大学的体育老师,在大学是100米、标枪和铅球的纪录保持者。热爱运动的他怕我长胖,逢星期日带我经魔鬼山走到调景岭。当时的山只有泥路,山泥倾泻更会把道路遮盖。我们习以为常地走,这个约会一直由小学到中学,心肺耐力和肌力也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累积。
父亲曾夺老人运动会金牌 晚年患癌不言弃
会考那年压力很大,我便由住所走到油塘四山街球场跑步。从那时开始,跑步成为习惯,但我没参加比赛,因为找不到个中趣味。直到2003年——60多岁的父亲参加全港长者运动会的标枪和100米,香港没有地方练习标枪,他竟把一支竹削成标枪,走到山上训练。庆幸他没有掷伤人,同时我佩服他认真的处事态度。自此,我开始参加跑步比赛。
父亲晩年患上癌症,双腿无法走动,更要长期在医院留医。他这么热爱运动,一定很伤心,但积极的他没有一蹶不振。他努力锻炼上肢,靠自己由病床转移到轮椅,并用手转着轮子四围走。这时候,我开始参加越野赛,又夺得奖项,赛后最爱跟他分享点滴,例如告诉他在西贡比赛所见的风景。
小时候我们很穷,他只能从住所出发,到附近一带行山。现在,我用他给我的一双腿,继承他走遍山头的斗志,并记住他很开心地跟我说的一句话:“如果有得跑,你继续跑啦!要认真点呢!”
秉承“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步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
【跑手接龙】每个跑手都是故事 就从01开始
透过跑步,我们认识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个故事,既然如此,何不把访问用接龙的方式,将大家连结起来?游戏就从《香港01》开始……(按此观看所有“跑手接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