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手接龙.互动】这天,跑手们一起练习HIIT
今天的“跑手接龙”再来活动报告,我们早前找了超级马拉松选手兼体适能教练黄浩辉举办一场HIIT(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教室,这套这强度间歇训练,虽然让参加者大呼肌肉酸痛,却有助我们锻炼肌肉和心肺,最重要当然是训练后适当恢复,以免受伤。黄浩辉更将在下周二和周三开始,教大家不同的HIIT招式。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HIIT为透过不同的高强度训练刺激身体,每组之间有适量休息为间隔,以增强心肺、强化肌力等。所谓高强度,应有多高?这当然因应个人能力而定,一般而言为每分钟心率达至“最大心率”的80%至95%;每组运动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因应各种训练计划而异,ACSM建议当心率回落至“最大心率”的40%至50%,最为适当。HIIT每组运动时间由5秒至8分钟不等;由于强度高,HIIT大都带来“后燃效果”(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即是身体完成高强度训练后,额外花费能量来回复至运动前的状态,ACSM指,所花能量约为整套HIIT的能量消耗的6%至15%。
每套HIIT应如何编排?这视乎训练目标,黄浩辉建议上肢和下肢动作可以梅花间竹:“例如先做一组掌上压,接着一组伏地擡腿,避免上肢或下肢过分疲劳,因为过度疲惫或乏力仍勉强锻炼,易增受伤风险。我也推介多关节动作,因为腹部大都牵涉其中,可以强化核心肌群。”
理论归理论,我们应如何实践?跑手接龙和Waterfall Sports & Wellness早前联合举办一课HIIT班,十多名跑友跟黄浩辉上课,黄浩辉在下周二和周三开始,继续讲解HIIT知识。
Jenny Yeung间中锻炼肌肉,但密度不高,她表示:“大多数跟朋友一起上课,这样更有动力。初次锻炼较辛苦,有经验后便较易掌握。平常多在人造草地练习,房中有镜可看清楚姿势是否正确。”至于Donald则初尝HIIT,难免肌肉酸痛,“印象最深刻是腹部和下盘的动作,完成动作立即感到肌肉酸痛,课堂后更痛足3天,特别是平常甚少锻炼的股部肌肉和大腿内侧。不过学懂这些动作后,在家也可自行练习”。
黄浩辉提醒,各人身体质素有异,训练时毋须跟旁人比较,亦无一套训练内容适合所有人,学员们紧记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病人更要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意见,才决定是否练习。
秉承“接龙”概念,跑手接龙将集合各路跑步手,并会定期举行跑步活动,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连结起来!如果你也热爱跑步,欢迎一齐来跑出生活平衡点!即加入跑手接龙Facebook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