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风经济学】天气预测倾向高估下雨机率 原来只为捉心理?

撰文: 何敬熹
出版:更新:

热带风暴苗柏突然袭港,天文台早在下午2时宣布未来数小时考虑发出8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其实每年风季,每当有台风袭港,但天文台迟迟不挂8号波,“李氏力场”之说便油然而生。民间“质疑”因为提早放工会令一众老板有所损失,所以天文台往往会迟迟不挂8号。

“李氏力场”的说法,天文台过往已经有所否认。但因为天气难测,在气候预测上,确实常常出现“钱作怪”的情况。

为了“用户体验”,天气预测准确性往往被牺牲。(资料图片)

高估下雨机率 令用户“感觉良好”

很多地方除了官方天文台之外,亦会有各种民间组织或商业机构,结合政府的数据和自己的估算,推出“自家”的气象预报,吸引公众登入他们开发的天气资讯网站或者手机Apps。

理论上,这些机构既可以参考政府天文台的公开资料,又可以加入自己的独家分析,集百家之长,应该会比政府天文台准,但事实上,这些预测部份会跟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当中尤以高估下雨机率的偏差(Wet Bias) 最为明显。

这个现象最先于2002年由Eric Floehr发现,他收集了美国国家气象局和民间天气预测机构过往的天气预测,并跟实际的天气情况作比较,发现民间机构在预测天气时,统计学上有明显高估下雨的机率。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也许是因为这些组织要互相争夺用户,于是会为了令用家“感觉良好”而扭曲他们的估算。因为如果预报估计是晴天但结果是下雨,用户会十分在意天气预报的不准确,但如果是预报下雨最后却是晴天,大部份用户只会单纯地觉得自己今天颇幸运。为了“用户的体验”,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只能有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