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化梦想 中芯国际 (0981)真的可从中受惠?|彭伟新
最近一周市场的焦点除了集中在以巴冲突这个战场外,另一个主要的战场便是在中美关于芯片制作工艺及设备的转移的战场上,随著之前为华以平地一声雷连续推出三款宣称是以7纳米芯片制作工艺为基础的5G手机后,美国因担心失去芯片生产的领先地位下,进一步地限制先进芯片生产技术转移至中国,不单止限制多国的芯片生产设备商向中国企业提供光刻机外,同时亦限制芯片企业透过第三方向中国提供高端的AI芯片,希望以该限制来阻碍中国在芯片行业的发展。
对于中国的芯片企业来说,这的确是限制了他们进军高端的芯片生产领域,尤其是现时内地生产芯片的技术普遍仍然较海外的企业落后几代,暂时生产的芯片主要仍然集中在14纳米以上的产品,而华为新的5G手机所应用的芯片虽然是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不过,生产的良率仍然较低,代表以内地芯片企业在欠缺合适的设备下,要进一步突破生产工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华为成功推出以7纳米芯片的新手机,又甚至近日在美国进一步加紧制裁下,市场未有再憧憬内地的芯片股可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将会有无限的想像空间,反而股价由高位持续回落下,维持一顶低于一顶的弱势。
就以中芯国际为例,中芯国际今次为华为所生产的麒麟9000S处理器,虽然是以N+2制程制造的7纳米产品,所使用的是多重曝光方法去生产出来的,生产时间较使用极紫外光刻机的时间多出一倍,若果中国继续在芯片生产设备上受到制裁,按现时中芯国际的产能,要应付华为夸口所说要生产7000万台以7纳米芯片作处理器的5G手机,按良率只有8成计算,即要生产8750万粒相关的芯片,除非中芯能真正突破7纳米芯片技术,否则要如期达标的确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而中芯国际于周一的收市价为20.15港元,全日下跌了0.55港元,跌幅为2.66%,由于受到美国对中国芯片业的打压,令到中芯国际的股价走势在过去5年均未有紧贴港股的走势,而其平均Beta值为0.33,系统性风险低于大市。股份在52周最高位曾见25.75港元,而最低位则见15港元,股价于过去52周累积上升了34.77%,表现较恒指、国指及科技表现为佢。以现价20.15港元计算,中芯国际的股价较50天线高出5.1%,另外,亦较200天线高出4.89%。
集团在过去一季度的盈利倒退34%后,市场预期下一季度的盈利会继续倒退59%,令到今年全年的盈利预测会倒退49.2%。虽然市场预期下一年集团的盈利增长为1.1%,不过,未能维持集团在之前5年的年复合盈利增长43.27%,反而在往后5年的年复合盈利会出现倒退,主要是预期集团在整体生产成本上升。
若果以现价计,相等于过去12个月的追踪市盈率的13.93倍,市场给予集团的预期市盈率为37.59倍,远较追踪市盈率为高。集团股价对营收比率为3.21倍,而企业价值对收入为31.89倍,另外,企业价值对除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107.76倍,整体估值非常之高。现时,中芯国际(981.HK)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率为17.12%,股价于2023年5月22日至2023年10月16日期间的股价共下跌4.28%,同期虽然录得4.82 亿港元的资金流入(见图1),当中大户占其中的8.94 亿港元,而散户则占当中的4.12 亿港元流出,投资者的信心不算强劲。期间大户投资者的坐货比率最高曾升上12.81%;而最低则跌至-10.99%,而到10月16日当日则为2.35%,亦反映出大户投资者未对中芯国际有太大的信心。
另外,若果再看看北水会在中芯发出利好消息下,亦未见有北水资金继续在市场上买入中芯国际的股份(见图2),北水于6月30日共持有16.41亿股的中芯国际股份,自华为于今年9月14日推出新手机已近1个月,北水持有中芯的股份总数量,由9月20日的15.94亿股,持少至15.88亿股,并未有反映出内地投资者看好中芯国际的前景。再加上图3所示,上周当中芯的股价录得升幅下,仍然见到投资者在市场上抛售中芯股份,令到中芯录得资金流出,令到中芯跌进了高估值区之内。因此,在多个数据显示下,市场对中芯今次推出的突破性芯片,似乎暗示著投资者并不抱有太大的憧憬,投资者宜特别小心。
本人并没有持有股份及相关衍生产品之权益。
【财经专栏】资金流事务所.彭伟新
资深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经验超过20年。除了熟习基本分析方法外,对技术分析亦有深入研究。在大台技术分析节目中担任主持,曾主讲多个不同范畴的技术分析研讨会及课程,近年更钻研以资金流向作为分析股市的方法,并藉不同媒体频道与投资者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