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eige母企大股东身家达615亿 发迹过程有如《大长今》

撰文: 吴美茸
出版:更新:

韩国美妆席卷亚洲,借着韩流在亚洲区掀起一股热潮,其中一个“造王者”正是韩国护肤及化妆品龙头Amorepacific集团。不说不知,这间老牌化妆公司已传至第三代,现任掌舵手徐庆培(Suh Kyung Bae)及其家族的身家,达到79亿美元(约615亿港元),仅次于韩国首富三星集团李健熙家族。
现在听起来风光,但徐庆培也经历过一段《大长今》式的不屈不挠的故事。90年代初,Amorepacific一度负债达3,000亿韩圜,他临危受命,接手家族生意,大手改革,后来进入中国市场,还走过一段冤枉路 ⋯⋯

创立于1932年,Amorepacific 旗下超过30个品牌,包括雪花秀、innisfree、Etude House及Laneige等。﹙吴少峰摄﹚

韩国化妆品牌Amorepacific,香港人理应不陌生,皆因集团旗下品牌Laneige早于2002已进军香港市场,后来相继引入雪花秀、innisfree及Etude House等品牌,高、中、低档全面抢占化妆品市场。

集团发展至今已有85年,旗下拥有超过30个品牌,去年纯利同比增长20.4%,达到8,115亿韩圜﹙约56亿港元﹚。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排行榜, Amorepacific Group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徐庆培身家,已升至79亿美元(约615亿港元),成为韩国第二富有的人,仅次于三星董事长李健熙。

临危受命 重组公司

翻看历史,Amorepacific创立于1932年,第二代掌舵人徐成焕开创以韩国中草药研制化妆及护肤品的先河,先后推出ABC纯植物发蜡、ABC人参霜、美露等曾风靡一时。其后集团涉足不同的业务,包括化妆品、金融、时装、电子、体育等多个领域。

踏入1990年代,世界经济开始逆转,Amorepacific因扩充过度,于1991年已累积了3,000亿韩圜的债务,当时集团主席、徐庆培的父亲徐成焕认为要专注发展美容及健康产品,锐意出售集团旗下子公司,进行内部重组。

徐庆培(前排中)为第二代接班人徐成焕最小的儿子。(网上图片)

不幸地,1992年,68岁的徐成焕确诊患上肺癌,重组的责任便落到他最小的儿子徐庆培身上。当时只得29岁的徐庆培临危受命,虽然已接手家族生意数年,但是面对子公司业绩表现严重差劣,拖累母公司,内部急需要资金偿还债务,当时承受公司内及外部的压力不可言喻。

在1991年至1997年期间出售旗下子公司太平洋电子、伺服器业务、手球队、篮球队、时装等,并将公司发展焦点放于化妆及护肤品。与此同时,徐庆培将目光放远中国,面对韩国面积只有中国的1%,人口也只有中国的4%,1992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因而要面对第二个难关。

现年54岁的Amore Pacific集团董事长徐庆培,为韩国第二大富豪。(由受访者提供)

首次进军中国   选址沈阳“水土不服”

回顾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护肤及化妆品被定位为奢侈品,当时中国政府收取的关税超过200%至300%,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当地设厂。当时集团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研究,评定可在上海及北京等地方开展生意。但徐庆培却另有想法,因为外国护肤及化妆品牌例如资生堂、Dior 、L'Oreal、Olay早已垄断北京及上海市场,认为须另开辟另一条出路,于是徐庆培决定在沈阳,贪其附近是大连港口,毗邻南韩可以便利企业出口。

但谁亦想不到年纪轻轻的他,却为这个决定负上沉重的代价。中国东北寒冬早已让人吃不消,当时在当地的南韩员工忆述在沈阳工作十分困苦。面对零下-30度的严冬,一片白茫茫的积雪,让人感到抑郁,加上当地人以烧炭取暖,感觉空气中笼罩着厚厚的污染物,员工不愿意在沈阳停留太久。

1990年代,Amorepacific靠上门销售(door-to-door)美露带来佳绩。(吴少峰摄)

中国式的打交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难题随之而来。中韩不同的文化差异,当时的中国政府机构下午5时后已没有人办公,让他们大失预算。当时公司急需返回韩国融资用于中国设厂,但韩国银行的贷款,需要中国政府的批文许可,可是中国政府回应却是“你在中国没有任何工厂设备,为何会得到批文许可呢?”结果经过长达6个月交涉及商议,才获得许可文件,1994年于沈阳设立第一家中国生产工厂,总投资额达200万美元。

设立工厂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又遇上中国政府人员拒绝发放原材料,事前并没有通知,可是产品已经进入制作的程序。正在苦恼之际,公司的中国员工却一语道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根本问题的人,公司只要跨越人的障碍才能够运作,并非是法律上障碍。”令他明白在中国做生意,需要建立人脉关系。

徐庆培忆述“1992年,当时南韩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沈阳建立当地公司,然而花了六年的时间,最终我只是一个失败者,但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令我了解如何跟中国人打交道,并与他们建立友谊,我们将移师下一站—上海。”

直至2002年Laneige正式进驻上海,才逐渐为人所认识。回望过去,徐庆培坦言自己的一生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危机和失望,想成功只可以继续向前,要在失望放弃之前,你已经成功。